2021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2021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

时间:2022-04-02      来源:人民教育

2021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

——2021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举国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广大中小学校牢记“国之大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各自的智慧与力量。

2021年,随着“双减”政策落地,随着一系列重大法律、法规出台,随着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中小学校面临着从办学理念到办学行为的大变革。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办高质量的教育、落实“五育”并举,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年来思考与探索的重点。梳理一年来中小学校取得的新进展和新经验,可以看到许多学校在新政策要求下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力行创新;许多学校主动配合国家战略需要,多方发掘资源、勇于开拓。实践中的每一步前行,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现着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以建党百年为契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1年欣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发出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号召。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既是教育系统必须全力以赴落实好的政治任务,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

各地各校深化思想认识,明确职责任务,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学习教育方法和模式创新。比如,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挖掘百年党史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深化“四史”进课堂。有些学校创建“实景课堂”“数字课堂”,引导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打卡”,积极运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VR、AR和RAP、动漫等载体形式,打造有营养、有滋味、有风景、有活力的思政课堂。再如,根据地域、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地方优质党史教育资源,发挥地方红色教育基地、党史研究专家、优秀党员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作用,让学生深入理解身边的党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坚定跟党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落实“双减”政策,

发力减负提质、“五育”并举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大幅压减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大幅压减校外学科类培训,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其关键是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根本之策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重点抓好“三个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各地各校坚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聚焦做好校内减负提质,创新工作思路,细化落实举措,广大校长教师积极作为、辛勤奉献,目前总体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是提高作业管理水平。高质量作业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落实“双减”主体责任的应有之义。各地各校通过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开展了一场“作业攻坚战”,努力设计好每一份作业,使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作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分难度设置分层作业,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让学习困难的孩子“吃得饱”,让学习不费力的孩子“动动脑”,也让学有余力的孩子“跳一跳”;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探究博物场馆、历史遗迹、家乡美景等。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各地各校在基本实现“5+2”课后服务全覆盖基础上,“一校一案”制订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课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比如,在课后服务时段分设“学习时刻”和“自主时刻”。“学习时刻”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抓差补缺,开展爱心辅导和答疑,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当天的大部分作业,让“难题不出校门”成为现实;“自主时刻”则用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学校立足自身办学特色,结合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化学习等,开展阅读、游戏、科普、体育、艺术、劳动技能、拓展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有些学校开设的跨班级、跨年段社团多达数十个,内容覆盖“身心健康、生活实践、创新思维、科学技术、艺术人文”各领域,拓宽了课后校园生活,深受学生喜爱。

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减负提质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各地各校通过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新技术、积极拓展教育资源等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许多学校,传统的“灌输型”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改变。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学”,教师将“教学设计”改为以学生学习活动架构为主的“学习设计”,将“教课堂”变为“习课堂”,把时间还给学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双减”工作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学校的教育行为,而且促使校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更加重视“五育”并举,更加关注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身心健康发展,唯分数、唯升学的不良倾向得到进一步扭转,良好的教育生态进一步形成,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三、在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下

加速形成“家校育人联盟”

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该法明确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并对学校如何支持家庭教育作出了重要法律规定。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更需要学校把密切家校沟通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作为提高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减负合力。各地各校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开展家校共育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同心同向的“家校育人联盟”正加速形成。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不少学校进一步系统规划和设计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向家长提供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对学校来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仅仅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例行家长会或举行家长学校培训,而是要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办学理念及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等,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如有些学校倡导的“每天阅读1小时”“每天锻炼1小时”等,大力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家长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共担使命,促进两个育人阵地结成更紧密的教育同盟,营造家校协同高质量育人生态。

四、积极构建全面科学的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机制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在新法实施当天,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简称《规定》),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专章,就未成年人“由谁来保护”“保护的具体内容”“如何保护”“谁来监督”“如何监督”以及失职“如何追究”等方面均作出具体规定,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小学校构建全面科学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学校来说,应当建立的保护机制包括: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发现机制、首问负责机制和及时处理机制,以专岗专人为工作基础、学生和家长有效参与的机制,校外人员参与的共建机制、专业力量参与的社会支持机制和跨部门合作机制。只有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机制,才能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为国家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一些基层校长表示,《规定》的颁布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也为广大中小学全面履行保护未成年人法定职责提供了法理依据,要将贯彻《规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任务,全面系统宣传贯彻,梳理法定职责清单,细化目标任务分解,纳入日常重点工作,化为履职自觉行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些学校制订学习培训计划,将《规定》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必修内容、计入必修学时,实现学习培训“全覆盖”,使教师把握《规定》精神实质、明确自身职责,真正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对学校非编在岗的安全保障、后勤服务、购买服务等人员,依据《规定》相关要求,实施“专门”培训、“动态”培训,确保学校内所有教职工参训率、知晓率、达标率100%,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由于《规定》内容丰富,涉及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欺凌防控、预防性侵害性骚扰、安全管理、课程改革、文明用网、员工聘用等方方面面,一些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和《规定》要求,梳理重构制度清单,明确研制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人,按规范程序加快研制进程,将学校涉及未成年学生保护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纳入制度安排、制度保障,形成学校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制度化体系。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少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学生会、宣传栏、微信发布、校园网等多种途径告知未成年学生及家长或监护人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处置、如何获得及时救助,让学生及家长、监护人熟练掌握法定流程,尽最大可能避免不法侵害的发生,让违规违纪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些措施,对提升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效能、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使依法治校进入一个新阶段。

五、主动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2021年3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12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多年探索实践基础上,许多地方和学校主动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一是激发学生的志趣与学习动力。一些学校把培养学生的爱国报国之志、感恩品质、家国情怀与远大人生理想作为学生学习与创新的不竭精神动力。有意识地关注“强潜能”学生的生涯规划问题,引导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聚焦志趣”,呵护他们在某一或某些志趣领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是研究的开端,也是创新的前提。一些学校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校本研究课程体系等途径,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研究兴趣。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设拓展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旨在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大项目、大任务为组织形式,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助力学生证据推理、质疑批判等创造性思维的养成。重视开发特色社会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与社会,在真实的课堂中开展探索与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感兴趣领域提出课题、项目进行探究,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学会学习”“会学会玩”“玩中有术”的效果。通过全学科阅读方式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广度,丰富学生理解知识的方式,促进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连接,提升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四是多方挖掘资源,提供创新平台。如建设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型的创新实验室,为学生科学探索、课题研究提供更好的硬件资源和设施,学生可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组合灵活、独具特色的研究项目。大力推进与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引入大学一流专业力量,通过设置实验班等方式,为促进学生的“志、趣、能”合一搭建平台,引导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早期探索,了解专业领域概貌,满足学生探寻的“好奇心”。邀请大学教授及各专业领域精英引领学生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培养做学问的学术道德、学术素养。

五是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一些学校设置各种创新主题文化节及社团,让学生在创意设计、组织执行、自主合作、沟通协调、个性表达等方面都得到历练和提升。

六是努力实现教学方式转变。一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理解挑战、生成想法、准备行动、落实方案四个阶段,注重学生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选择最优方案解决问题。坚持教学手段多样化,着力改变灌输式信息单向传播方式,积极尝试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减少考试和应试性练习,避免机械、重复性练习以及碎片化、知识性学习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损害,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七是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榜样和力量。一些学校积极吸纳高水平科研人才,成立学校教科研室,不断引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科研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研讨交流活动,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形成一批优秀的创新成果。鼓励教师开展多领域课题研究,建立系统的教师创新表彰奖励机制,达到科研与教学互相促进的目的。教师身体力行搞研究发明,为学生作出榜样,在学生中带动了发明创造的浪潮。

六、落实“健康第一”理念,

学生近视防控目标基本实现

2021年4月,教育部等15个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提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成效。

各地各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课堂教学+课后活动+高水平竞赛”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特色活动和高水平运动社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和发展,营造浓厚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氛围,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有些学校实行体育走班制教学,把行政班分成专业班授课,缩小平均班额,同一项目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有些学校通过全员运动会、体育大课间、课后服务和体育家庭作业打卡等方式,推进学生校内外锻炼的常态化。同时,学生心理健康也更受学校重视。有些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普查,对重点关注人群进行筛查,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定期团辅,并有重点进行个辅。通过带学生远足、组织团体活动、一对一交流等方式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使学生心理状态更加乐观、向上。

“双减”政策的落地,成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治本工程”。教育部先后印发加强手机、作业、读物、睡眠、体质等“五项管理”的文件,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息时间、体育锻炼都作出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地各校纷纷出台措施,增加体育课时,改善教室灯光照明条件,开展校园环境总体整治,加强家校沟通及“五项管理”等。一些校长表示,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给学生更多阳光下运动的时间,保障学生充足睡眠,真正做好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不少学校推动家长与社会共同参与、配合近视防控,减少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强化学生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落实视力监测,进一步改善视觉健康环境。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近视防控展现出总体见效、持续向好的局面,基本实现了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

七、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

提高教师积极性

办学活力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双减”持续深化的力量之源。2021年,各地继续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为全面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创设良好制度环境。如不少地方针对学位需求快速增加、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下放教师招聘权。由政府动态核定规模控制数,由学校“按需设岗、按岗定标、按标聘人”,确保教师“优中选优”。一些地方针对学校创新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下放学校管理权,推动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把学校发展规划权、教育教学管理权、校本课程设置开发权、干部选聘自主权等下放学校,减少对自主办学的行政干预,为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创新拓展空间。

在学校层面,为了提高教师积极性,不少学校重构绩效、课程、评价管理等制度体系,将教育教学管理权、校本课程设置开发权等逐级下放到教师管理队伍中,激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课程研发的热情。在管理机构上,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设立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校务委员会等;在教学机构上,设立教研中心、课程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年级学部等,减少管理层级,解决“多头”管理难题。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激发教师形成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拉开绩效差距,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工作状态,自主灵活调控工作总量,多劳多得,有效激发教师发展活力;把用人自主权、部分绩效分配权、活动举办权下放给年级组长,激发中层干部发展活力。

从一些学校的经验来看,教师生活和保障、学校环境、教师发展、精神状态是提高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尽可能在生活上给予教师更多关怀,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对出现问题的教师给予帮助。学校应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包括工作量公平、利益公平和机会公平。对于完成高难度任务或取得成就的教师,应当及时予以表彰。学校应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和团结友爱的教师团队,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赋予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共同开展校园建设的权利,让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师发展方面,学校管理层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给予教师更多的展示、表现机会,让教师有“冒尖”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年轻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教师精神方面,管理者要对教师工作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更多的信任和空间;要帮助教师缓解各种压力,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八、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为促进共同富裕打下基石

2021年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让他们安心进城,稳定就业。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公平的水平,降低普通民众子女享受满意的教育服务的成本。这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

一些地方通过均衡资源配置、协同校际发展,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公共教育服务差距,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让人民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一是硬件设施合理配置,二是师资力量全域统筹,三是薄弱学校底部攻坚,使原先最为薄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也成为小而优、小而美的乡村一景。在推进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坚持“依法、就近、免试”的入学原则,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权利,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行动,实现教育服务对所有少年儿童全覆盖。在推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坚持城乡发展“一盘棋”,打通城乡壁垒、校际壁垒,实施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管理,实现全域协同优质发展。在师资建设方面,坚持城乡教师同步培育、同步发展,推行校长教师组团交流,让优质师资发挥最大资源辐射作用。

在课堂教学方面,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强调教学回归“零起点”,以分层任务带动分层教学,让底子薄、步伐慢的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满足优秀生挑战自我的求知欲望。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学生,学校格外关爱,不论学生基础好坏、智力高低,确保每个学生都不会受到歧视和“边缘化”对待,都拥有在课堂上获得思维发展、学业进步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成长。

九、民办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1年9月1日,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盼放在首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一些新内容、新规定、新制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比如,实施条例新增了加强民办学校党的领导一条,强调民办学校的办学方向;强调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充分保障民办学校师生的同等权利,依法维护民办学校的同等地位;增加对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的限制;针对课程教材使用、考试招生规范等明确了法律规则;删除了“合理回报”相关条款,等等。

一些基层学校校长表示,该实施条例明确了“公民同招”等规则,促进了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的有序竞争,更好维护了教育公平。“高质量”是民办中小学校存续和发展的基础,一些民办学校在“公民同招”等新政下,从“争抢生源”获取办学优势转向更加聚焦课程、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等核心事务,确保正确的育人方向,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着力打造高效优质并服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学校管理新格局,形成新形势下的竞争能力。

十、对未来的展望建议

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在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里,各地中小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有关教育政策,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特别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学校领导体制。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简称《意见》)。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

二是以更大力度推进“五育”并举。抓住“双减”契机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保障体、美、劳课程教学时间,把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落到实处。通过家校协同、学生自律加强“五项管理”特别是手机和睡眠管理,切实保护学生视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以预防为主,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三是建立“双减”长效保障机制。作业方面,要注重“调结构、提质量”,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断提高作业设计水平,进一步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切实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作业管理的长效机制。课后服务方面,要更加重视“强保障、上水平”,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到位,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挖掘潜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更好服务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课堂教学方面,健全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教学基本规程,强化教师备课和校本教研,精准分析教情学情,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个性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要破除“五唯”,改革教师评价及晋升制度,坚持公平公正,照顾到每个人的特长,不用一把尺子量所有教师。在“双减”背景下,绝大多数教师积极投入课后服务,展现了担当和作为,学校要积极采取教师弹性上下班、调休、提供晚餐便利等措施,并在财政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参与教师劳有所得。针对一些学校编制不足、教师配备不到位、教师工作负担较重问题,要尽快配齐配足教师,开拓引进社会资源,优化教师工作安排等,合理减轻教师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