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2022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

时间:2023-03-20      来源:人民教育

2022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

——2022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年,广大中小学校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这一年,“高质量发展”贯穿基础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小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明确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开展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大力提升思政课质量。“双减”继续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颁布、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开展、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印发、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公布……基础教育一系列重大政策正在塑造更加良好的中小学校新生态。


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


2022年,各地各校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一是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各地各校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不断推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开展系统学习广泛宣讲。各地各校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辅导。例如,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代表、优秀教师代表、大学生骨干等成立宣讲团,深入开展校园巡讲。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资源板块,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


三是在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中深入学习贯彻。各地各校结合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的重要节点开展学习教育,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并着力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思政教育,让师生在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四是推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对教育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务。各地各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实际行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抓促公平、提质量两件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推动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


新的一年,中小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按照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的战略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勇担“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方案》中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支持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2年11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意见》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深化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统筹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大力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各地各校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丰富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提升思政课质量。


一是丰富各类思政教育资源。用好“大思政课”,就是要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打开学校大门,充分吸纳、用好社会现实和实践中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服务于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各地各校组织学生走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育人自觉,让学生在祖国大地上、在民族历史中塑造品格,铸魂育人,增强青年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二是协同拓展育人工作格局。各地各校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育德体系,破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建设中力源单维、力向不一、力度不足等问题,形成育人合力。积极探索在立德树人及“大思政课”建设中,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具体功用,形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有效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


三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统筹搭建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协同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丰富备课形式,组织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办好思政课,中小学校要把握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做到“实”与“新”。关键地位要落实,要开齐开足课时、落实课程教材内容,把开齐开足思政课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教学纪律;教学管理、教学方法要创新,用好时政资源,增强教学实效,丰富教学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用好数字化资源平台。二是做到“精”与“广”。学校要注重创建、打磨一批思政“精品课”,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要拓宽教学功能,注重到实践基地、社会生活中学习,利用网络优质资源拓展学习内容。三是做到“强”与“合”。学校要重视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专职教师配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优化教师激励机制等,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思政教育专业、开展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课题研究,解决教研支撑不足问题。要重点思考如何形成思政工作整体合力,提高学校的课程思政水平,创新德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推动实施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简称《意见》),明确推行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实施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各地全面对照落实中央《意见》部署,积极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北京将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摆在首位,积极加强制度创新,以加强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健全衔接配套、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为重要支撑,以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建引领学校治理为落脚点,以健全完善专班机制、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为保障,确保改革落地见效。天津强化统筹联动和工作机制建设,注重系统设计,明确“施工图”和“任务书”,形成加强党对中小学校领导的协同效应;注重清单管理,明确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重点;注重分类指导,明确中小学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上海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夯实党建领导体制调整基础,抓住关键环节,构建形成“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多方参与、全员育人”的治理格局,着力从理顺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关系、构建完善的议事决策制度、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优化党务工作保障机制等方面,着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各环节。


2022年,基础教育战线进一步加强了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


一是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各地各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各地各校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强课堂教学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推进。


三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中小学校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阵地,各地各校通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党务工作机构,充实党务工作力量,突出政治功能,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党员队伍和党的工作强起来,让党的旗帜在每一所中小学校高高飘扬。


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固本强基工程。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需要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统筹实施。第一,各地各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示范培训,把握工作要点,明确改革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第二,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制定贯彻落实《意见》的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工作部署,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制度体系,完善与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适应的各项制度。第三,稳慎推进、平稳实施,提前研判问题,树立“一盘棋”意识,统筹考虑各地各校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学校和教职工思想的稳定工作。


四、“五育”并举推动学校切实提高育人成效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先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基础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全面育人体系,更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根本要求。


2022年,广大中小学在落实全面发展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既在推进“五育”并举、落实课程改革等方面有深化,也在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和育人方式创新等重要领域有扩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积极进展。


一是走向“五育”融合,完善全面育人新体系。坚持“五育”并举,是学校落实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针对“五育”体系存在的短缺或失衡问题,很多学校继续将重心放在“补缺”或“补短”上,如“劳动教育”,确保“五育”在学校育人体系中都有体现、有发展,并达至基本均衡。还有些学校面向学生的成长需求或问题,依托自身优势特色,通过劳动教育+科学教育、项目化实践、开发利用二十四节气这一具有综合性的活动资源等方式,推动“五育”的多样化或特色化发展。走向“五育融合”,成为深化全面发展培养体系建设的新方向。针对“五育”之间存在分离或割裂的问题,上海金山区、杭州上城区等区域及相关实验学校,率先探索将“五育融合”理念转化为校本课程、教学方式、教研机制和评价方案,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二是聚焦素养发展,大力推动课程新方案新标准落地。2022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启了学校课程改革与教学发展的“新纪元”。各级教研部门及广大中小学围绕新方案和新标准,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和研讨,开始探索切合区域或学校实际、体现学段特征、彰显学科性质的课程实施路径。很多学校紧紧围绕学生或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框架,针对新观念进行焦点式探索;突出价值引领,强化课程“思政”,挖掘并提升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建构“大概念”或“大观念”,依托“现象”“问题”“项目”和“任务群”等, 在学科内部推进单元整体教学,在学科之间探索主题式课程统整。


三是突破多层壁垒,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新生态。大力推动和加强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因此成为2022年我国教育政策和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学校明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尝试以学生科学素养或创新成长为中心,突破领域间、学科间、学段间、校内外间的壁垒,推动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或机构的联动,着力开展主题式、项目化的探究学习或实践。基于校内开辟多样化的“创客”空间,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场馆等校外机构进行协作,创建推动科学教育的社会协作共同体,最终形成科学教育的良好“生态链”。


四是运用系统思维,探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新机制。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在国际人才竞争日渐激烈的大背景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切实为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高端支撑,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一些地区对标“强基计划”,研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体化培养。特别是一些高中开始将“特长”“潜力”与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探索优化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识别与选拔;改变单一的“培优班”或“竞赛课”等形式,设置更具学术性、综合性或挑战性的复杂学习项目或任务;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推动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个性化培养方式;对接或依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或“高等项目研究实验室”,促进中学生参与开展科研项目,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同时利用中考自主招生等方式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周期向初中延伸,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式或衔接式培养;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工作室,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梯队建设。


五是着力支持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新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有效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实现健康的成长,仍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一些地方和中小学越来越多地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从面向“问题”学生的个别干预或治疗,扩展到面向所有学生的预防性辅导或教育,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或网络,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全体教师、家长及校外专业人员等共同参与。还有一些学校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开发“人际交往”等主题化或系列化课程;或采取“倾听一刻钟”等具体方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此外,江苏连云港市建立“市、县(区)、校、班”四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搭建构成由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以及心理医生和专家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体系。在这些探索中,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逐渐回归教育的本义,面向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正在走向以全员化、全过程与全方位为特征的体系化。


六是转变传统观念,促进育人方式深度转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驱动与催化下,各地中小学进一步加大力度,扭转旧有的“唯考试”“唯分数”“唯升学”,重“竞争”或“选拔”的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展开了不同程度或范围的改革探索,助推育人方式逐步从“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走向“素养培育”,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从“学科之内”走向“学科之间”,从学校或课堂之内走向学校或课堂之外,实现在“育分”中“育人”,以“育人”的方式“育分”。尤其是一些学校以评价为切入点,改变单一目的、尺度、内容或方式的评价,转向更具综合性、多元化、个性化、增值性或发展性的评价,由此引导和驱动育人方式的系统变革。


在取得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的同时,也在观念转变、思维转化、融合创新等方面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接下来,中小学还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导向,突出教育的整体性,突破“五育”工作化、学科化或领域化的思维,切实将“五育”目标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走向“五育融合”型学校。其中的关键措施是赋能全体教师“五育融合”的教学新能力和教学新基本功,强化教师全面育人的责任与能力。二是坚持“素养”导向,改变课程与教学、评价分离的局面,以为实施国家课程提供校本化执行方案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课程基础,增强学校课程的适宜性,探索促进综合学习的教学新路径。三是坚持“生态”导向,针对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重要工作领域,改变孤立化、个体化、散点化的思维,积极从目标、内容、方法方面寻找跨学科整合、跨学段贯通的机制,推动校内外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实现不同资源的聚合和转化,形成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良好教育网络、系统或生态。


五、优化教育治理机制持续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激发办学活力,优化中小学校治理机制,重塑教育生态,是中小学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22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进一步优化治理机制,持续激发教育活力,在深化“双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创新,不断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落实“双减”,着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双减”依然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中小学校积极行动,创新落实“双减”政策,除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和改善校外教育培训生态等方面着力外,还重点探索了“双减”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基于儿童全面发展,通过整体优化学校课程全要素,统筹设计学校生活全流程,系统转变课堂学习全过程,系统推动学校整体变革;基于项目载体,着眼于“学者型教师”成长和项目化学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基于教育生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学校内部深度协同,统筹发挥各部门、各学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分析校情、学情、教情、班情,从专业角度引领教师重构学校生活新格局;发挥学校协同联动任务,调动家庭与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共同体。


二是深化共享,以多种方式促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优质均衡,是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各地积极推进城乡与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全要素、全过程与全方位均衡发展。中小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立德树人在学校实践体系中的引领性作用;不少学校积极通过多要素、多渠道紧密联动,架构起多元化的优质均衡学校帮扶体系。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创新,北京、上海、广东、辽宁、陕西、山西和四川等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整合多方资源,以“武侯智慧教育大脑”等项目为载体,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托,以学校“两自一包”(学校自主管理、自聘教师与经费包干)教育改革为动力,全面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同时狠抓政府“元治理”,明确政府“首席”角色意识,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不断引导和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细化举措,分类推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与区域治理的重要内容。激发活力必然体现为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的生发。在学校层面上,有学校围绕成为“四有”好老师总体目标,通过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升华教师职业精神、多渠道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关注教师情感体验等方式,分类培养学习型、奉献型、专业型和幸福型教师;也有学校通过构建涵盖政治、情感、素养、行动和保障之维的“五维一体”校本建设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在区域层面,有的地区通过创新教研机制,坚持“三课联动”“教研训一体化”“三元融合”,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师成长共同体;有的区域积极创新机制,通过优化教师“县管校聘”机制、教师共享机制、教师选育机制和乡村教育帮扶机制等措施,激发教师发展的管理活力。在推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中小学校还在课程建设与学校管理方面建立多元参与和协商共治机制,积极落实教师参与学校治理。


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深化教育治理机制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当前各地中小学校在治理变革中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认知方面,还需要深刻认识到“双减”与国家、家庭与社会的联动关系,狠抓实效,重塑教育生态,方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在学校治理参与的执行层面,中小学教师参与深度与广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推动扁平化组织建设,重构学校文化,让更多教师更有效地参与学校事务。此外,学校教育治理同样面临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部分学校由于领导管理水平不足,叠加教学资源适配度低、优质教师资源不够等问题,导致学校教育和管理模式落后,这迫切需要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基层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实践。


六、教育评价改革更加突出育人导向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首次系统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案,力图破解教育改革的“卡脖子”难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要求,也是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以此为依据,教育部继2021年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后,2022年又先后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教育评价改革文件。这表明,我国已形成基础教育“三段一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教育评价改革新格局基本确立。


2022年,全国中小学校纷纷因地制宜创造性实施《总体方案》和各级各类评价指南,探索走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多元新路径。


一是转变观念,改进结果评价,回归以评育人的初心使命。树立科学教育评价观,是学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首要任务与基本要求。针对原有教育评价“唯分数”或“唯升学率”的问题,很多学校积极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关注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回归以评育人的教育评价本原。如一些学校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拓宽评价内容,探索超越单一考试或课程测试的评价方式。还有些学校已经展开对新型作业与考试题目的研究与设计,如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等区域及相关实验学校,通过系统重构作业理念,丰富和完善作业的功能与价值,超越了单纯对考试分数或学习成绩的简单记录,更加强调对学生学习结果主客观等因素的价值分析与判断,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师教学评价观的转变,办学思维也更加开放、更加解放和更加创新。


二是技术赋能,强化过程评价,提供以评促教的循证依据。利用智能技术赋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中小学校深化教育教学评价的技术支撑与改革契机。如何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数据库,监测、诊断、评价师生的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优化学习行为、教学方式与治理决策,是中小学校强化过程评价的有效路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构建“5+N”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基于家校社三大空间领域采集学生成长数据,构建起用实证数据进行有效验证和挖掘拓展的评价模式,开展平台智能化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践、建构“互联网+”序列叙事德育实践评价体系、数据驱动下学业精准评价等。


三是纵向发展,探索增值评价,强化以评促学的育人效能。引导学生自觉成长、卓越发展是新时代中小学校办学育人的重要指向。增值评价具有尊重学生差异、重视学习起点、关注生命成长、强调素养发展的基本特征,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步伐,增强学习自信,实现主动发展。一些学校把教育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进步、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上,通过建立增值评价系统,评价学校和师生发展状况。如推进学生学业发展增值性评价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高能量,研制《小学生学业发展增值性评价手册》,每个学科有 100 多条基于学业发展内涵的行为描述,学校通过研讨活动使师生明确增值评价意义,通过开展课堂小评(包括自评、师评、他评)使评价指标更具针对性和理解性,最终使评价指向最能反映学科素养发展的典型行为,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赏识下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逐渐由被动服从、被动学习转向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矫正。


四是“五育”融合,健全综合评价,打造以评促建的办学生态。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中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坚实基础。“五育”融合突出学生的整体性,旨在解决传统办学育人中“各育”间相互独立、割裂叠加或重组的问题,引导中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上海市金山区五育融合实验学校,从“融合”的视角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一体化设计,重新思考学校的育人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活动,并同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让“五育融合型”教育评价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出以评促建的学校办学育人新生态。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则以节气活动为线索探索“五育融合”的育人新模式。他们从立德树人的教育需求出发,借此滋养涵育学生的气节,并构建了从课程教学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到年级组年段策划,再到学科教师具体实施的完整运行体系,营造了沉浸节气氛围,架构了丰富活动内容。育人新模式引导了多元评价创新。以年级组为单位,以节气评价单为抓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性评价,指向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借助成果分享对教师进行评价,突出“融合基本功”的提升。


整体而言,2022年中小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呈现三种新的发展趋势:学校的评价导向更加明确,立德树人成为中小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遵循;学校的评价系统更加完善,服务不同功能定位,覆盖多元评价对象的中小学评价体系基本完成并得到初步落实;学校的评价生态更加健康,关键评价目标贯穿中小学校教育改革全过程,“五唯”顽瘴痼疾得到有效遏制。一个改革重点任务明确、服务不同功能定位、贯穿各级各类教育、覆盖多元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围绕教育评价改革,2022年全国各中小学校在明确导向、完善体系、加强应用、反馈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深入的探索,在取得突出成效与积累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尚存亟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完善与优化的空间。


一是进一步强化学校评价改革的育人导向。当前教育评价中的“应试现象”仍然突出,严重制约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推进,需要以“育人”为核心强化价值引领,使评价功能从侧重鉴定和选拔转向侧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人的成长规律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使教育评价成为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的绿色“指挥棒”。


二是进一步整体推进“四个评价”。“四个评价”不仅是评价方式方法的重大变革,更是评价理念的深刻转变,应当成为标准研制的理念基础。要想真正走出素质教育的“困境”,不仅要改进结果评价,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在学校评价改革中的“牛鼻子”作用,更要进一步强化、完善和探索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综合发挥“四个评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育人功能,改变中高考“一锤子定音”的局面。


三是进一步增强学校评价改革的系统性。通过建立以“技术赋能”为依托的信息化学校教育评价系统,将办学育人目标落实到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目标、内容、要素和体系等全方位,以评价改革推动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改进,以评价改革引导社会和社区多元主体广泛支持和参与教育,形成系统育人、生态育人的新局面。


七、数字化日益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新特质


2022年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实施之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在国家政策宏观驱动下,“国家—省市—区县—校级”四级联动的教育智慧平台系统已进入到区域试点运用环节,学校数字化转型也同步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探索,相应的体制机制正在加快建设,学校数字化转型总体呈现出全系统、全域性发展趋势。


一是强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成型。智慧校园建设重点围绕的是校园安全和管理两个方面的设计,关注无感知物联网平台、视频监控平台、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大屏展示可视化系统平台等,建成了若干物理场景和物联节点设置。2022年,智慧校园建设开始了教学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例如一些学校以统一的校级数字基座和教育服务应用平台建设为基础,推进到建设完成各类智能教学系统,包括线上学习平台、数字资源系统、课堂诊断系统和数字教材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甚至出现了一些基于教育元宇宙技术平台的应用探索。同时,一些学校开始聚焦各类教研、教学、学生发展、管理等方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着力建设各类教学数据库、教学课件库和备课平台数据库、作业数据库等,为落实“双减”任务、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


二是数字化应用不断向教育教学的全域化、全程化和综合化发展。全域化体现在一些学校在各领域全面探索数字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管理到教学都在尝试在多元融合中创生数字化实践经验。比如,有不少学校将安全、教师、学生和教育部规定的“五项管理”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体系之中。全程化体现在一些教育智能工具得以开发与使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留下全过程数据提供了可能条件。例如,上海市一些学校运用“智慧云笔”无感知、去屏化和多维度的特点,全过程实时采集并分析学生的书写信息等学习数据,有效追踪每个学生的发展动态,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提升教学效能。全程化还体现在不少学校努力尝试将数字技术融合进备课、授课、观课、研讨、作业设计、反馈、分享、互动等不同的教学场景,为教师日常教学提供全程智能助手。综合化则是指学校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动态式评估。有不少学校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从德智体美劳多个维度采集学生数据,对每位学生进行数据建模和分析,从而多维度、综合性、立体式动态呈现学生“画像”。这种数据赋能教育教学的实践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正在驱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助力提升教学精准度,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突破。


三是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激发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全国各中小学校越来越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教师数字化素养的培训。除了采用专项培训、专家指导、各级各类实践研讨活动和项目研究等形式之外,各类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校本研修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如教师运用线上学习平台开展协作共建共享的数字资源系统、利用数字教材平台探索教学流程再造、开展基于数据的课堂分析与评测等。


四是“互联网+”有力助推家校云端共育新格局的形成。受新冠疫情影响,当学生居家学习时,许多学校运用“互联网+”创设微信企业号、云微校等新媒体平台,邀请家长线上线下、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家长深度参与;家长和孩子也将学习和生活内容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及时分享、展示和交流、互动,形成家校互动记录,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档案。这将是一种基于云端的家校共育新格局。


整体上,2022年学校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环境建设、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数字素养提升以及家校协同育人等方面纵深推进,为数字时代的教育教学开掘了新空间,进一步体现了资源使用的便捷性与共享性、数据的丰富性与思想的交互性等优势,使得数字化日益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新特质。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尚未触及,教育教学数据的完整画像还有很大断链,数据驱动的教育教学流程重塑还远未实现。也因此,学校数字化更多只是转变了教育和学习的资源形态,改善了资源供给方式、记录、表现和评价方式,但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方法策略,学生学习动机与方式等关键内容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些深层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答:同样是数字化,学校教育场景中的数字化的独特性是什么?教育数字化的目标是什么?它在培育新型人才方面有何独特贡献?此外,已有的教育数字化还未根本触动学校治理结构体系的整体变化,学校组织形态和制度设计的转型与重建还没有完成。这些都说明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比较多地停留在系统表层,只有转化到学校教育的观念、组织和制度等层面,数字化转型的任务才能够彻底完成。


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是要转变思想认识,让更多学校认识到以人工智能、元宇宙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融入教育领域的价值,以及为创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提供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地局限在实践中应用技术与装备。二是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技术主义逻辑、工具主义为代表的惯性思维,转向以教育的价值逻辑引领技术逻辑,或者走向两者的辩证统合。只有这样,才不会遗忘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本质。三是聚焦难题,大胆创新。比如,既然数字化为学习提供了多种交互的空间,能否尝试突破传统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方式,转而以年级为单位或以兴趣小组、项目小组为单位更加多元的教学组织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一年中小学教育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将着眼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质量发展成为引领学校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提高立德树人水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高育人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优化学校内部治理,激发办学活力;瞄准现代化强国建设所需的人才素质培养,弥补育人短板,探索育人方式改革,让跨学科学习、实践育人、教育数字化等新方式、新赛道释放更多的育人新动能,将成为中小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