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解内涵 深入浅出传精髓 || 毛道生校长校本教研专题报告会摘要

时间:2019-04-25      来源:教育事业部

1


2019年4月24日上午,广东省云城区、云安区和茂名市的100多中小学校长莅临我校跟岗学习与参观考察,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毛道生作了题为《让校本教研在教育现场中焕发活力》的专题报告。我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部分教师与会聆听了报告。


2

3


报告中,毛校长真诚而毫无保留的传授与交流,睿智而饱含诗意的阐述与诠释,开启了参会校长与老师们深层次的思考,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下面我们一起去探寻、研读毛校长的报告精髓——


“在研究中教学”是教育的必然要求


4

毛校长指出,教育以其特有的复杂性和可能性,使得教育成为一项充满智慧的探险之旅,需要教育人不断地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线性与非线性之间摸索前行,不断地扩大人类的已知范围,促进人类自身更加完善和生活更加美好。

尽管教育是“探险之旅”,但人类不是意气用事、盲目冲动的“探险家”。我们不仅带着天然的“遗传”财富,会“模仿”学习,更能在试错、尝试、体验等过程中,通过反省、思索、辨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来自我调整和自我进化,让我们的“探险”变得可控、可行和可续,这个过程可称为“研究”过程。

“在研究中教学”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科研也就成为学校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研究,必须进入到教育发生的现场,置身于教育之中才能有切身感受和鲜活灵感。因此,校本教研,只有在教育现场才能焕发活力。校本教研“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三大特征,本身就是强调学校教育研究必须在教育现场来展开,学校是教育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育研究的主体。


基于教育现场的三大价值:融合、智慧、意义


毛校长指出,从“应然”角度来讲,学校教育应当以“美好”来展示自我,但“实然”状态的教育却是“学校会伤人”。学校的活动未必都是“教育”,可能有很多“反教育”行为。促进人积极变化的行为才是“教育”,必须有“教育”发生的地方才是“教育现场”。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究,是以“问题”为切入,以“美好”为方向而展开的研究。

融合,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在中国,从来不缺乏好的教育研究,也不缺乏好的教育实践,但缺乏把这两者有机融合,并能充当这两者之间的“信使”的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更好地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融合和贯通的桥梁,使得自己的教育实践更理性,教育理论更接地。

理论是实践的抽象,对实践有着解释、指导和预测的功能。实践是理论的载体,对理论有着传承、印证和批判的功能。没有理论指引的实践就会盲目而低效,而没有实践承载的理论就会虚幻而孱弱。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与双向切换,一向是学校教育研究的核心追求和根本使命,而理论和实践的联接桥梁和转换中介就是教育现场。

智慧,指促进个体与集体的智慧凝结

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教育智慧的凝结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没有“转识成智”的教研活动就是为了完成“点卯考勤”的任务驱动型教研,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一方面,必须是在教育现场的实践中凝结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具有“具身化”的特点,必须是教师对经验和经历的充分体验和深刻感悟后积累而成,它首先来自于教师对于教育本真意义的沉思和追求,而不是简单地与教师生涯的时间长短相匹配。

另一方面,要推进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补益。以聚焦课堂的“磨课”为例,如果没有事前的充分沟通,没有参与到“磨课”过程中,只是在最后评课过程中礼节性地、蜻蜓点水般的评课,很难把献课老师的智慧转化为听课老师的智慧,也难以把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转化为献课老师的个人智慧。

意义,指催生教师职业幸福的意义感

教师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感,最根本的是他们没有看到日常教育活动的意义。人是意义的存在,追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的本质属性,意义感带来幸福感,意义感的缺失导致了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一线教师之所以把诸如备课、上课、出题、阅卷、批阅作业、找学生谈话、组织课外活动等看作“琐事”,就是因为孤立的看待这些琐事,而没有看作是整个教育活动系统的要素,没能发现和体会其教育意义。教师对教育目的不明晰,不认同,不践履,就会在琐事中迷失教育方向,丢失教育价值,衰落教育情怀。


5

基于教育现场的三大策略:表达、对话、内省


毛校长指出,教育是“人”的活动,由“人”来组织和实施,为了“人”的发展和成长而展开。教育科研,不但要致力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也要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就应该“以教师为本”为圭臬,让教师去表达、去对话、去内省。

表达,输出即输入

作为教师都知道,与其给学生讲三遍,不如学生讲一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讲”或“写”是我们思维的“输出”形式。在“输出”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进行知识搜索和建构,不断地进行思维辨析和调整。“输出”时,必然会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于是倒逼自己去“输入”,即倒逼自己不断积累经验和汲取营养。这里的“输出”,不仅仅是教育写作,还包括各种场合的发言、作报告、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等等。

对话,摩擦出火花

陶行知说:“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教育研究也是如此,要倡导通过同事们之间的专业对话来“摩擦”出教育火花,使得双方“都受了教育”。当学校以“同僚性”(教师的共同体)为基础进行组织和运作时,就演变为“学习共同体”,最适合教师的学习和成长。

获取专业指导的途径不仅仅是专家报告,更有效的是来自于同行基于教师专业生活现场的教育对话,对话过程隐含着价值选择、思维启迪、观点碰撞,因此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被誉为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对话双方不断地产生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活的互动共振及和谐共鸣,创生出有价值的观点,走向知行合一,实现智慧通达,形成优势互补的共赢互助模式。

内省:反思促内生

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在于自主主动发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有“培训”走向“培养”,由“培养”走向“培育”,必须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上下功夫。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既包含了自我驱动的内动力,也包含自觉反思的内省力。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具有情境性、即时性、实践性、理念性等特点,特别能引发和激活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师的教育反思形式很多,如比较反思、优化反思、扬长反思、创新反思、升华反思等。教育反思话题来源于问题和经验。对于教育有心人而言,问题不是灾难而是机会,甚至是资源,从问题入手寻找改进教育和提升自我的动力与方向。


基于教育现场的三大保障:文化、平台、场所


6

毛校长指出,“基于教育现场”本身就意味着学校是组织者,也是受益者,学校就需要从文化氛围、平台搭建和场所建设等方面去保障和支撑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教研。

文化:学术至上,团体为结

校本教研,既是一项教育活动,也是一项学术活动,都是以学校文化为背景和支撑来展开。“科研兴校”的主张得到广泛的认同,但科研如何才能兴校?前提就是营造有利于推进科研的文化氛围。学校必须形成“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谐竞争,共同引领;智慧碰撞、资料分享”的团队文化,把一切分歧和争议定位于学术见解不同的层面,而不随便上升到思想和道德层面,促进学术交流时大家“敢说”“想说”“能说”。

平台:内外结合,校本导向

一谈到校本教研,学校和教师就容易局限于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而忽略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泛教研”,如教学反思、教育沙龙、阅读分享等。前者可以看作是静脉和动脉的主血管,后者可以看作是分布在全身的毛细血管,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研究的血液系统。

“走出去,请进来”是常见的教师培养和校本研究形式,“基于教育现场”思想,我们怎样做更有效?“走出去”,要思考“派谁出去更合适?”“对方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别人好的东西如何校本化应用?”“如何实现‘一人学习,全组受益’?”等问题,不能稀里糊涂地派人出去学习,回来后又束之高阁。“请进来”,要记住,不是谁都可以来讲学的。要请“懂你”的人,知晓该校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思想动态、学校期待倡导的理念、教师的行为实态等,因此对专家的研究领域的考察,以及实现和专家的充分沟通就非常重要。

场所:处处可研,时时能谈

教研是一种思维性活动,从思维上讲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思想遐想”,但从心理上讲“思想遐想”需要适时适地的条件。学校不但要营造追求卓越、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等学术氛围的“软环境”,还要打造温馨高雅、随性自由的教研场所和设施。在教育人眼里,无处不教育,生活所在就是教育所在,教育所在就是研究所在。

毛校长最后强调,校本教研回归“基于教育现场”的“初心”,在文化熏陶、搭建平台、建设场所等手段的保障下,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表达、互动对话和自我内省等策略推动下,就会实现融合理论与实践、凝结教师的教育智慧、催生教师的意义感等教研价值,从而焕发出生命活力。

整场报告,毛道生校长以自身的管理经历和成都七中校本教研为例,站位高、角度新,贴近实际,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深受大家好评。专题报告结束后,与会者与毛校长进行了互动交流。

走出学术厅,校长们纷纷感叹:“不愧是名校校长!”“毛校长的报告很接地气!”“今天听了讲座后,对我们以后的管理很有指导意义!”……

QQ截图2019062417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