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国:“导”有道,“引”有法,学习导引指向学科核心能力

时间:2019-06-27      来源:教育事业部

“导”有道,“引”有法,学习导引指向学科核心能力


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  钟子国


作为教学管理者,笔者长期深入教学一线,从大量的听评课记录中发现,教师随堂课随意性非常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新授课环节缺少核心任务引领,导致课堂无主线,脉络不清,课堂随意性大;二是课堂聚焦学生学习力培养不足。从课例中显示,教师对于学段、单元、具体课例下的学生点位能力的把握是个薄弱环节,往往能力目标不清,无法从核心问题中去把准能力的培养方向。因为核心任务不清,学生缺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清晰活动流程导引,课堂围绕问题的探究活动偏少,方法习得方面薄弱,课堂教师一讲到底,导致课堂随意性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十三五期间,把《提升小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课堂导引活动研究》作为学校的龙头课题,研究指向基于学科核心能力的课堂导引活动。课堂导引活是指教师聚焦核心问题的解决,以学习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明确的学习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步骤,运用步骤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能力提升的课堂活动。在大量的课例研究中,课堂导引活动的本质及实施策略逐步清晰,课堂随意性大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重核心目标,以学习导引架构课堂结构

学习导引活动的设置与使用应紧扣课堂的核心目标,为核心目标服务。核心目标的的达成要求教者聚焦核心问题,把准核心知识,明晰核心方法,凸显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整体架构,方能脉络清晰,层次清楚,并彰显学习导引之效能。

案例(一):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单元中《有多少名观众》为例。核心目标为“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估计大数的策略与方法”,如何达成这一目标,载体是什么?需要教者准确把握核心知识: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的大数进行估计;核心能力:能清晰地表达估算的思路与具体方法,思考与交流时做到思维有条理;核心方法:借助乘法“以小估大”。

这一切,以核心问题“要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你有什么办法?”贯穿全课。于是以核心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核心目标达成为目的,架构全课三个导引活动。(1)独立思考,尝试探究“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的办法。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学生对体育馆密密麻麻的人有多少无法迅速判断的基础上,抛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逐步寻找到先看局部再用乘法算整体的策略,初步探究出“以小估大”的策略与方法,感受到乘法的价值;(2)探究“估计一个看台大约有多少名观众”的具体方法。该导引活动是运用策略,在具体人数的估计中,进一步探究估计大数的方法,即先看份数,再通过数一数等方式找到每份数。通过与同学交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思路与具体方法, “培养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需要策略优化”的能力,进一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3)总结“以小估大”的具体方法。通过解决“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观众数大致相同,这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的问题,学生总结出以小估大的方法是“每份数x份数”,让学生体验乘法的价值,明白估计数是一个近似数,是一个范围,能为我们的一些决策提供帮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很有用,从而逐步形成“乐学善思”的核心品质。

重核心问题,学习导引需凸显四个特质

基于核心能力提升的课堂导引活动是以核心问题的解决贯穿始终,其设置必须具备四个特质:明确学习内容(对象)——明确学习任务(任务)——明确学习方法(方法)——明确检查方式(检查)。导引活动只有具备四个特质,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任务具体,学习方法落实,学习过程清晰,学习主线明确,学习评价有效。

案例(二):默读课文5—12自然段,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勾画反映明明心情变化的句子。2.想一想明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想法批注在书的旁边。3.准备好你的想法在全班交流。从案例看,该导引活动四个特质清晰,学习对象是默读课文5—12自然段;学习任务和要求有两个:(1)勾画反映明明心情变化的句子。(2)想一想明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想法批注在书的旁边;学习方法是让学生用勾画、批注的形式,去感受明明心情的变化;检查方式是想法在全班交流。

由此可见,以任务解决为前提的导引活动,四个特质以流程化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科学学习,形成核心能力。

重课堂导向,学习成效胜在教师“引导”

教师基于核心任务设置导引活动的基本方法都会,但同样的学设计,教师实施时如果观念与方式跟不上,同样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结果,因此,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引导。

案例(三):我曾连续两天走进三年级的语文课堂,听同一节课《用冰取火》,教师基于核心问题的导引活动设置如下:当大家绝望时,那个年轻队员是怎么做的?(核心问题)(1)读第五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年轻探险队员心理活动的句子;(2)用三角形标出6、7自然段中探险队员动作的词语,了解他做镜子的过程;(3)独立学习,四人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这个导引活动的设置,四个特质明确,学生也按学习流程,3-5分钟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但呈现学习成果时,两个教师都走上点对点传授知识的老路,给学生理想的答案。如分段出示,老师打出正确答案,一个词语一个词帮学生找,把学习导引看做一个过场。我下来问老师时,老师说主要是担心学生答不上。如此看来,教师是否放手,如何放,如何导就成了学习导引是否能培养学生能力的的关键因素。

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导,在导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导引活动中,教师应该主动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倾听的机会、补充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当学生按学习导引的程序进行了学习,教师要做的是静待花开,扮演一个参与者、主持人的角色,如问题: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山路?你从哪里知道的?哪些词语表达能看出,其他组有补充吗?教师的导体现在让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互动质疑,让学生逐步完善,而不是越俎代庖;

把握语文特点,训练语文素养。教师的导应该是在问题中如何训练语文的素养,如阅读、写作的训练,放在最关键的位置;教师的导应让所有学生发展,考虑所有层次的学生如何经过大脑,如同桌互说,文本练习,生生互动,做到让学生过滤一遍;

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在导引活动中设计适当练习,让学生在笔头练习中进行能力训练。

重评价引领,语言导引彰显方法表征

导引活动中,评价导引至关重要。评价导引是通过语言评价、行为评价等形式,从方向、试误、互动等方面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途径、学习兴趣进行导引,从而让学生在思维、感受、朗读、小结、表达、行为等能力上得到提升。语言是评价的重要载体,语言导引重在引领学生走向方法的领悟。

案例(四):以一年级学习“雪”这个生字的导引活动为例,我们来看教师如何借助语言的导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师出示“雪”字。

师:有没有孩子认识这个字?你来读读。你怎么认识这个字的?(爸爸在路上看到给我说的;电视里看到的……)呀,你真是个爱学习的乖孩子,来,老师奖励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这个字好吗?读得真准,谢谢你孩子。

你们去玩过雪吗?雪什么时候才有?你到哪里去玩的?(西岭雪山、老家),我没去过,你给大家他谈谈,玩雪有什么感受(雪很冷,颜色是白的、很漂亮)。哇,老师都感觉有点冷了,你说的真好。能用“雪”说一句话吗?(雪花、雪人、下雪类的句子)说得真好,每个孩子给你的同学说一句带“雪”的话,你觉得他说得好就大声告诉他那个地方说得好(大拇指)。

抽生全班说。生:下雪啦,我和爸爸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师:这个孩子一句话说出了两个带雪字活动,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真快乐,还有同学能说出和他不一样的带雪的事情吗?。生:冬天要下雪。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什么,老师没听懂,谁能再给我说说,让老师听明白了?只有冬天才下雪吗?为什么?……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从语言、行为的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该环节教师是怎么进行评价并引领孩子能力的发展。

方向导引:片段1中,“你怎么认识这个字的?”与片段2“经常自己认字的孩子请举手”,这两次评价都是给学生识字方向的导引,让孩子懂得学习不仅在课堂,而且可以在课外;学习不仅仅只有老师引领,父母及生活也是自己的老师。而片段1中“老师奖励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这个字好吗?”,则是让学生明白,只要多学习,就会有成果,就会比别人更有成就;再者是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试误导引:片段2“我没去过,你给大家他谈谈,玩雪有什么感受”和片段4刚才这个同学说的什么,老师没听懂,谁能再给我说说,让老师听明白了?只有冬天才下雪吗?为什么?”都属于试误导引,在这两次评价中,老师故意指出自己的问题,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指向这个问题,听懂、理解问题,并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故意装傻状是激发不同层次学生主动探究的源动力;“只有冬天才下雪吗?为什么?”是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现象,让学生动起来。

互动导引:片段3“每个孩子给你的同学说一句带‘雪’的话,你觉得他说得好就大声告诉他哪个地方说得好(大拇指)”与片段4“这个孩子一句话说出了两个带雪字活动,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真快乐,还有同学能说出和他不一样的带雪的事情吗?”这两个评价都是鼓励学生互动的评价,第一句评价中,明确导引任务,导引方向,评价指向明确,哪个地方说得好,好在哪里,值得夸奖,让学生互动;第二个评价仍然指明任务,老师夸奖学生夸奖在具体的事物上,同时鼓励其他孩子说出不一样的句子,这也是一种互动导引评价,让全班学生活起来。

五、重能力培养,课堂导引指向学科本真

课堂导引活动始终应该指向学科核心能力,通过课堂点位能力的积淀,最终走向学科素养的形成。如数学的几何直观、合情推理、有序思考等,语文的联系上下文解释、收集信息、批注注解等能力。这些能力是在对核心问题的解决中,在导引活动的实施下逐步习得。

案例(五):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三》中,围绕“3/4x1/4=?,独立计算结果,你能画图解释吗?”这一核心问题,教者设置了如下导引活动。

A4纸为学具,借助A4纸,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验证计算结果;

小组内分享方法,阐释算理;

分组汇报结果和理由,其他小组质疑;

梳理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方法。

基于学习任务,教师导引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探索“3/4x1/4算法”的本质,培养学生小学阶段利用几何直观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何凸显几何直观的数学应用,教师以下几方面的导引,聚焦了能力的培养,回归了数学本真。

1)聚焦研究方向,已有知识经验的再度生长。学生首先尝试计算结果,对于此计算,学生多数会,教师顺势导出矛盾:光能说结果,那计算结果分母、分子怎么来的?让学生的思维转向“我们需要研究为什么这样算”,从而引领学生借助画图去阐释3/4x1/4的计算本质。

2)汇报质疑阶段,基于几何直观的教学重构。

3)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几何直观表示方法,并汇总,重点筛选二维表征的图画,为算理的充分阐释作基础。

4)学生汇报阶段是重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指向结果,一是3/4,1/4怎么表示的;二是3/4x1/4在图上的结果;三是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四是从图上看为什么相当于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从而证明算法的合理性。

5)建立基于算理的几何直观形象。引导学生在汇报中逐步在脑中形成图画,分数乘分数,就相当于把一个大的长方形分成行和列,第一个分数就相当于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行(或列)涂上3行(或列),表示3/4;第二个分数又相当于把涂色部分平均分成4列(或行),涂上1列(或行),表示1/4。所以最后整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4行4列,所以4x4分的结果分母,而涂色部分就被平均分成了3行1列,所以3x 1作为分数乘法的分子;

6)算法总结阶段,几何直观下二维表征的形成。通过学生把分数乘法想象成长方形的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3/5x5/6的结果,从而归纳b/axd/c的算法,在脑中形成图画,阐释算理,形成二维表征。

“导”有道,引有“法”,学科核心核心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深刻变革,导引活动的科学设置与有效实施;来自于教师对课标的深刻理解与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只有以生为本,随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种导引活动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


(该文发表于《四川教育2018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