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时间:2019-06-27      来源: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  刘建泽


【内容摘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冠城七中通过校本课程设置彰显核心素养培养理念,通过教学模式——五环践学、评价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营造出了全新的课堂生活与文化。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体系  五环践学  评价方式


20169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实施、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等方面。其中,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是基础;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是根本;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是关键;基于核心素养指导考试评价是抓手。作为一所青年教师居多的民办学校,冠城七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三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一、教师理解与核心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如果教师的领会和理解不够深刻,就难以将这些观念贯彻到教学当中。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确立后,要想真正将其落实到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转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顺应新的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这个学习共同体当中的教师应有的专业技能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教师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教学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人际关系、跨文化和社会素养、公民素养、创业精神、文化表达等。    

我校开展的教师培训及教师技能大赛,契合教师素养培养。如“演讲比赛”对应表达能力;“说课比赛”、“课堂大赛”对应学科素养、教学素养;“微视频比赛”对应“数字化素养”;“论文比赛”对应“学会学习”;“冠七讲坛”对应“文化表达”;拓展活动对应“公民素养”等。

二、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归根结底落地在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学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因此,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改革。

(一)课程设置彰显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建立的,而非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养不是仅靠某一个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核心素养推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从人的跨学科能力出发,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早在2015年,我校在开足、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多门属于自己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校本特色课程,并在这三年中不断丰富。如语文组的“眉山印象之东坡文化”;生科组的“小牛顿课程”;信息组的“机器人课程”,美术组的陶艺课程、书法课程、儿童画、贺卡制作,体育组的武术、形体课程,音乐组的器乐演奏课程等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对应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我们需要开发更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 “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具体而言,需要体现以下三个着力点。

1、由 “抽象知识”转向 “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

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传授的知识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往往更加复杂多元,教师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如,政治组设计的“模拟庭审”课堂活动。

2、由 “知识中心”转向 “能力 ( 素养)中心”,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

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然而,目前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弱化了由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过程。要扭转知识本位的思想,就一定要在把知识转化、内化和升华为能力与素养上下足功夫。“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 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所以,教师需要确立 “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 “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

3、由 “教师中心”转向 “学生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 “教”转向 “学”。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之上,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校课堂教学倡导的“五环践学”模式,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指向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指导并促进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放手让学生自学。

自学质疑环节,学生“安静、专注”,“瞄准问题,自学提炼,质疑问难。,重在促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学生“专注学习的能力”。

讨论领悟环节,学生交流沟通、参与辩论,发散后聚合,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学会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倾听、参与等素养彰显其中。

展示分享环节,轮值发言人精当的展示,组员倾听并补充分析问题,展示良好的形象气质。教师点评、展示思路,学生获得启迪,分享受益,有效训练学生系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演说能力,培养学生领导意识和领袖能力。

检测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定时独立完成科学的命题检测,真实检测学习任务达标情况,提升学生收获成功的幸福感。

评价提升环节,体现学程点评,拓展深化,落实帮教,指导学生乐学善学,培养学生自信心。

“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课堂学习生活方式,学生的素质、能力、才干、学业得到全面有效培养和提升,不同学段的个体都得到生动、活泼、充分地发展。“五环”是灵活有机的整体,自学必出质疑,讲求学的深度,巩固文化基础;讨论定有领悟,追求学的效度,培养理性思维;展示求得分享,讲求学的广度,掌握分享策略;检测达到巩固,讲求学的精度,强化“迁移创新”;评价实现提升,追求学的高度,关注个体自信心。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承载着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核心素养的责任。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

1、 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

根据核心素养体系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主要内容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是基于能力和素养的标准。可以促进评价打破学科限制,使跨学科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今后的教学需要指向“能力和素养”,死记硬背的那一套做法,行不通了。

2、考试内容从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

测验技术和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已经趋于成熟,标准化测验流程、作文评分误差控制和考试命题管理也日渐规范化,这些在中高考的命题中已经有所体现。我校在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中,有意识地进行试题命制内容的改革,努力转向考查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如数学、物理面向二期工程操场的建设;语文、英语面向学校大型活动的宣传语设计;政史面向三苏文化、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如“瓦屋山杯”中国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

3、创新评价手段和方法

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

目前我校教师对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变革。如英语组,周末作业,请家长拍摄1分钟手机视频,录制学生周末在家朗读知识清单的情况,然后在家长群中展示,不仅使家长发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使家长能意识到自己家庭教育的长短处。如语文组,观看了《摔跤吧,爸爸》,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观后感,并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有效的考查。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并基于此改进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培训,指导考试评价,渗透到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效

(一)营造出全新的课堂生活与文化。

通过“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加强班级学习型小组建设,带来了学生组织结构的变化,产生 “倒推”作用,“逼”着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逼”着教师变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从而为逐渐形成新的课堂文化奠定基础,变“讲堂”为“学堂”,形成向课堂要质量、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质量、以特色塑品牌的群体舆论氛围和共同愿景。

(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在市、区统一调考中,我校各年级高居市区第一名,科科出色,班班优秀,特优生拔尖。

(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全员提升。

通过教师培训,专家讲座,考察学习,教师技能大赛,五环践学课堂大赛等,教师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参加校内外比赛近300人次获奖。指导学生各类竞赛60余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教师撰写论文300余篇。

(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高。

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增强了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领袖才能、创新意识,学生普遍具有了个性特长和突出的竞争优势。参加“机器人、华赛、奥赛、作文大赛、CCTV英语风采大赛、书画大赛”等校内获奖3000人次,校外1000多人次。

冠城七中是一所新生的蓬勃发展的学校,它与时俱进,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践学”,重构学习方式,聚焦核心素养,践行生本课堂,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我们的课堂改革还在继续......      


(该文发表于《教育科学》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