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健:以问导学,以问促思

时间:2019-06-27      来源: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以问导学,以问促思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白 健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开阔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是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是促进生与师、生与书、生与生交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提问  导学  促思  有效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 课堂上能否提出有效的问题,是衡量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强弱、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的提高,要问得适时,问得得法。问不适时,问不得法,不仅会破坏课堂有序的节奏,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课堂提问的常见误区:

1、问题简单,缺少思考价值。如(1)关于识记性知识的提问“你知道作者的朝代、字号、代表作品吗?”(2)关于选择类、表态类的提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学生齐声回答,课堂看似繁荣,实则于课堂教学无效。

2、问题多而随意,导致学生疲于回答,桎梏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整体性。提问过多,学生被问题“穷追猛打”,必然导致缺少思维时间,个体思维往往被迫终止;提问随意,问题之间缺少内在逻辑,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3、问题空泛、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有的教师在提问时,担心学生听不懂,特意用其他的一些语句加以补充说明,听起来一个问题由好几句话组成,其实这样做反而使学生找不到问题的关键,影响教学。

二、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

从学生角度来说,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一种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积极思维,生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科素养。

从教师角度来说,提出的问题要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循序渐进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有效呢?

1、问题要难易适度,面向全体。

在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为避免学优生不屑于回答、学困生答不上来的“冷场”,避免课堂变成教师和少数几个学生对话的舞台,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度,面向全体。所为适度,就是“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 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储备,预测他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要从实际教学内容的出发,以领会和运用知识为前提,具有一定难度,当然,这个难度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互助学习能够跨越的。

2、提问要基于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是衡量课堂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因此课堂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做到目标、教学和问题的统一。这样的提问才有的放矢。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堂问题。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基于上述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把回顾梳理说明文文体知识和新课教学相结合,做出如下设计:(1)在介绍说明文定义和分类后提问:《中国石拱桥》属于哪类说明文?说明对象有什么总体特点?(2)在回顾说明顺序、及如何判断说明顺序后提问:《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了哪种顺序?(3)在回顾说明方法及作用后提问:为了说明石拱桥的特点,作者采用哪些说明方法?(4)在介绍说明文用语讲究分寸后,引导学生关注语句中限定时间、程度、频率、数量、范围等的词语,提问:你从文中哪句话、哪个词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这样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一个小问题中,讲练结合,学以致用、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注重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环环相扣。

在实际课堂教学,有的提问能收放自如:既启发了学生思考,又能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有的问题提问则导致学生思维易放难收。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使教学水到渠成。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梳理文章内容时可以抓住课题设计一组问题:(1)细看课题,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容易得出“邹忌讽谏”和“齐王纳谏”。紧接着引导学生注意“讽”的释义:“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提问:(2)邹忌如何“讽”齐王的,结果怎样?学生得出讽谏的方式是“以家事喻国事”,结果是“善”。接下来提问:(3)齐王如何纳谏,结果如何?学生容易得出“下令三赏”“诸国朝齐”。紧接着内容梳理过渡到品评人物,感悟主题:提问(4)邹忌和齐王分别是什么样的人?(5)学习此文后,你有哪些感悟?由课题切入,梳理内容,分析人物,感悟主题,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提高了课堂效率。

4、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

歌德提出:“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想要学生明确回答问题提问就得具体。所谓“具体”,我认为就是学生能从题干信息中找到解题思路。例如杜牧的《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问题是:这首诗的尾联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品析其妙处。此题将课内外诗曲勾联,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提问指向明确。学生仔细审题,不难抓住题眼“表现手法”,“同工之妙”,即相同的效果。通读诗歌,学生能得知诗歌的主题是“乡愁”;羁旅艰辛,但尾联却写景恬淡美好,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用优美的风光图景反衬出诗人思乡的愁苦,以及对恬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5、提问要平中见奇,注重生成。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某些原因,教学往往会偏离我们的预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情况、学生有争议的回答当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让课堂活力在学生的思考、讨论、争辩中迸发出来。如在《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教学中,有学生质疑:唐雎作为想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亡国危机的小国使臣,秦王会亲自接见?即便如此,他何以带剑上殿,直指秦王?,此问一出,学生议论纷纷,但大家一致认为唐雎刺秦一事的非历史事实。此时又有学生质疑:《战国策》作为史书,还可虚构?为何虚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更深入了解了《战国策》:主要记录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同时也有一些历史事实。其中历史记载有的是民间传说,有的引寓言故事,并非全是史事。而塑造唐雎这样一个英勇无畏、正义凛然的形象,是为了从道义上讽刺以武力秦王吞并诸侯的不义,歌颂一种敢于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侠士精神。因此唐雎之剑可以看成是正义之剑,反秦的民心之剑。通过质疑、追问、深问、探究、解疑,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培养了思辩的精神。

6、课堂提问要学会等待、学会欣赏。

教师要注意在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保证大多数学生进行广泛、深入地思考。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首先教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做到:(1)以表扬为主。(2)鼓励求异。(3)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方法指导,以此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一门需要互相切磋、实时更新的学问。作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问导学、以问促思”的方向,把“高效” 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力求课堂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的具体明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课堂真正收获知识与能力,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该文2018年获成都市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