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萍 叶晓琴:时代视域下应对疫情的“隔空教育”策略

时间:2020-06-23      来源:

时代视域下应对疫情的“隔空教育”策略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许丽萍 叶晓琴


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春节的祥和,打乱了假期的美好,甚至影响学生不能按时返校上课。为保障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地纷纷响应,一时间,“互联网+教育”风靡全国,隔空教育应运而生。那么,如何结合疫情实际,探究隔空教育的策略呢?本文从价值教育、成才教育、家庭教育、终生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度思考。

一、价值教育:隔“空”不隔“时”

孩子需要和时代同频共振,隔空教育亦不能忽视时代,不能忽视党的英明领导,需要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一)重视知识价值,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

在国家危难的关口,疫情突来的时刻,医学工作者用权威的医学知识,告诉我们如何正确防御病毒,科学应对疫情,安抚了民众的恐慌;新闻工作者用专业的新闻知识,告诉我们疫情的最新消息,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而作为传授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需要重视知识的价值,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

记得比尔·盖茨在一次演讲中说到:瘟疫能杀死人,但是当人类具备了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后,杀死人的也可能是官僚主义。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知识能挽救人的生命,因而,面对肆虐的新冠病毒,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等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相关的病毒知识,给学生普及科学常识,以及如何洗手、如何戴口罩、如何正确打喷嚏等生活类知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病毒、学会科学防疫、提高防范意识。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由疫情引发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社会知识不容小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人类文明起源与传染病的关系,针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政府和个人应承担的责任等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信息搜索和筛选,并甄别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从而理性认识疫情,依法防控疫情,支持政府决定,配合社区检查,不给国家添乱。除疫情相关的知识,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为学生的“宅家”抗疫、“隔空”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视观念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国之栋梁!”李兰娟院士这段爆红网络的话,引发无数教育人的思考,要怎样把握疫情实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透过新冠病毒的来源和起因,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生态和生活的关系。而事实上,工业的发展、人性的贪婪、灾害的侵袭,已经导致自然服务人类的能力日渐衰退,全球生态在呼唤可持续发展。那么,学校对学生进行绿色生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和生态观,也是疫情发生后的教育契机。为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积极研讨、用心准备,把疫情、把灾难变成生动的教育内容,然后通过网络班会、线上交流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敬畏自然、热爱生活。

疫情大课堂,人生好教材。循着街道、社区、医院的光影,我们会看到坚强正直、勇敢无畏的崇高精神;我们会看到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光辉形象;我们会看到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的强大力量。但我们也会看到发“国难财”、传播谣言、不注重防疫隔离而危害公共安全的不良现象。老师为班级推送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学会辨别、思考,并懂得什么是社会责任,什么是家国情怀。

在党中央正确决策和英明领导的防疫战中,我们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让他们知道用智慧去战胜危险;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学会用担当去化解灾难,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二、成才教育:隔“空”不隔“实”

教育家刘道玉强调:善于自学,是成才的关键。在学校组织学生居家学习的抗疫时期,教师的“隔空”教是引导和督促,而关注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真正具有实效性。

(一)结合成长的实际

人一生所获得的知识,教师教授的只占少部分,大部分都是自主学习获取,特别是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与新概念层出不穷的信息化时代,尤其需要具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而疫情的出现,加速了这种变革的到来,教师“隔空”授课,课堂角色缺位,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如果得不到有效监管,他们的学习将毫无收获。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不宜只采用像平常学校教学一样的直播模式,应结合利于学生成长的实际,有效提供学习资源,合理选择讲解内容,灵活使用教授方式,一切都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服务,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对老师提供的资源有选择地学习,比如已经知晓的知识,就可以不用再学,而不懂的内容,又可以反复地探究。

(二)收获成才的实效

学生在缺乏环境约束的居家学习期间,我们的“隔空”不是务虚,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激发兴趣、教给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使他们成长成才。

首先,我们要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形成自学意识。除了优化线上课程设计,还可以融入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把教师的“隔空”指导和学生的居家学习有机结合。同时,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变教为学,比如与学生一起在线听课,同步学习,有教师的加入,学生热情高涨、参与感强,自然能保持主动学习的欲望。此外,依托网络平台直观、快捷的优势,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和在线激励机制,学生在评价中获得关注与认可,便乐于主动学习和探究;学生在激励中强化兴趣与动机,便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其次,我们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效果。“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一语道破了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的“隔空”教学,更多应该是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比如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相关的自学方法标注在学习任务旁,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也可以录制一些指导学生自学的视频,学生边看边学。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有了方法的引领,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教师可以请一些优秀的学生交流自己居家自学的好方法,晒出自己居家自学的计划表等,引导其他同学也总结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告知学生一些工具书和资料的检索方法,他们具备信息的搜寻、筛选能力后,也会帮助学生有效的自学。

有了兴趣、有了方法,学生会自觉学习新知识、自主解决新问题,真正收获成才的实效。

(三)追求成功的实质

特殊的疫情,特别的环境,是学生加速成长的机会。自主发展、追求成功,不仅表现在学什么,怎么学方面,更重要的是形成持续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应该也是教育要追求的精神实质。疫情期间,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家长、学生不断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自我学习的价值。然而,这个过程中,能具备持续学习力才最为可贵,因此,我们在“隔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持续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持续”呢?可以分析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不学习将会被淘汰的现实,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也可以通过名人坚持学习,取得成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拥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是持续学习的内核;还可以就现如今居家学习的事实,探讨怎样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学习的问题,是持续学习的实践。这样,学生在大脑中认同了持续自我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再加之自我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等,学生定能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沉着应对现阶段的“隔空”学习,以及将来更好地适应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三、家庭教育:隔“空”不隔“爱”

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在知识传递、信息收集、孩子教育等方面相对更系统、科学、合理。因此,在疫情袭来,延期开学的日子,学校应帮助家庭,“隔空”送去爱与浓浓温情,指导孩子健康生活、有效学习。

(一)给予温暖,有感性之爱

疫情,让本该四处游玩、走亲访友的寒假变成了足不出户的卧室-客厅-卫生间一日游,使本是在欢歌笑语的校园和同学嬉戏打闹的开学季变成了独坐家中的线上学习。学生活动空间受限,生活场景改变,但教师的育人初心不变。例如:班主任老师通过微信、QQ、电话等了解学生的出行台账及动态信息,如果发现有孩子的父母依然坚守工作岗位或驰援抗疫一线等无法陪同孩子的情况,老师可以经常给予询问,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怀。疫情的汹涌,假期的延长,难免让人产生紧张、焦虑和担忧等心理应激反应。为减轻学生的心理困扰,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心理老师送出心理妙招,帮助孩子疏淤解困。学科老师关注那些自主管理能力弱、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合的课程资源、作业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上个辅。关心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情绪、关照孩子的学习,教师们用深情的文字、亲切的声音,给宅家的孩子们送去别样的温暖。

(二)给予指导,有理性之爱

忠于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但同时也需要保持必要的教育理性。疫情期间,教师作为“隔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采用适宜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隔空”学习。除了学习,生活的帮扶也必不可少,此时,教师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按时学习、坚持锻炼、自觉劳动、适当娱乐等。同时,教师还是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传播者,指引家长更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学习、生活、成长,达成家校同育的共识。

四、终身教育:隔“空”不隔“远”

随着教育3.0时代的到来,“隔空”教育并不是疫情期间的暂时学习方式,它是一种长远的、终身的学习。疫情结束后,我们依然要重视“隔空”教育,丰富教学方式,以弥补线下教育的短板。因此,“隔空”教育不仅是疫情期间需要,疫情结束后也需要;不仅是当代需要,未来也需要。

(一)当下需要,以后也需要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使学生无法正常返校上课,但学习不能停止,教育不能搁浅,于是,“隔空”教育便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它在帮助学生妥善安排漫长假期生活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疫情对学业的影响。而疫情过后,这种“隔空”教育的趋势仍将存在,因为在线学习、网络课程等会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查漏补缺。

(二)当代需要,未来也需要

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阶段,学生大量接触电子产品,碎片化的知识干扰孩子的心绪,而系统化、多元化的“隔空”教育在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而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学校空间不能最大化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不需要固定在某个学校或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门课程,他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个人时间等,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或内容,进行零时空、零时限的“隔空”学习,而且这样的方式,将最大限度地实现能者多学,从而让每个人在最具天资、最感兴趣、对社会相对最大贡献的领域和方向成就个人最大价值。

坚守教育初心,回归教育起点,探索时代视域下应对疫情的隔空教育策略,将开启现代教育的新密码,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生态!


(许丽萍系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学部校长,叶晓琴系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