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长荣:基于深度学习的生长课堂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以成都冠城实验学校生长课堂为例

时间:2023-09-28      来源:

基于深度学习的生长课堂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成都冠城实验学校生长课堂为例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税长荣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堂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场所。课堂教学的形式一定意义上决定学习的效果,也决定学生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探索适应学生需要的,能充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来。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生长课堂利用“生长教育”原理,以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为课堂教学切入点,营造教学交融共生的良好学习生态,构建学生深度参与的课堂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地、自觉地、实质性地学习。

一、“生长课堂”的基本样态

1.生长课堂是在“教育即生长”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样态

生长指生命个体的滋生、成长、壮大,它涵盖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教育即生长”概括了教育的本义就是成就人的生长。美国教育家杜威进一步阐发,教育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能力得到健康生长。

生长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扶植、诱导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逐步“生长”,并主动、健康地发展。生长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引领,激发学生自生长的冲动,并为之提供“营养”与动力,让学生从“内部”自我发展,自主成长。

生长课堂是以学生生长需求为起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立足学生个体的实际,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需求、能力缺陷、思维缺乏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教学样态。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可能用相同的、统一的学法。但可以通过目标指向,放手让学生去在书本中和同伴交流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营养”。教育的生长性,主要体现在尊重生命个体的“需求”上,因此,建构生长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寻求发展的落脚点,在“自生长”的冲动下,有效地、应然地、自由舒展地向上“生长”。

2.生长课堂是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教学样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生长课堂依据建构主义原理和学习金字塔理论,以激发学生自发展为目的,充分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借助目标驱动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深层动机,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亲身经历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

生长课堂是通过设计自助与互助,交流与展示,检测与评价等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教学样态。在生长课堂上,教师通过把握时间和调整节奏,规划教学过程,给学生以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内化知识,有效地学习。

学生的深度参与,教师不再局限于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是时刻体现对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发掘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关切。学生的学不再局限于再现和理解教师教授甚至灌输的书本知识,而是体现为通过深度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理解学科内容,接受思想熏陶,形成关键能力。

3.生长课堂是基于“小班”自主管理的教学样态

“小班”就是把原班学生根据智力、性格、特长情况进行搭配分组,组合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我们称为“小班”。组建小班的原则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班内成员尽量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小班间是平行、对等的关系。

小班设立小班长,其他成员各有分工,便于合作学习,相互帮助;自主管理还依据班级公约和过程评价,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外部矛盾转化为学生之间的内部矛盾;把要他学和他不想学之间的外部矛盾转换为他不学不行的内部矛盾。利用小班形式实现班级自主管理,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自发学习的源动力,自我学习的推动力,自信学习的鼓动力,自助学习的支持力。班级自主管理是生长课堂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二、“生长课堂”的建构策略

1.基于问题清单(导学案)建立动力系统

问题清单(导学案)是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生长课堂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助独学(自学)、探究互学(探究)、应用乐学(检测)、善思好学(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单的提示完成自学,课上检查自学情况,小班讨论探究解答疑难,相互分享学习心得,达到共同提高学习能力,共同获取知识的目的。

2.基于体验式学习构建过程样态

生长课堂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在以学习为中心的生长课堂中,学生能动、独立(自主)地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学生能动、独立(自主)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引导学生能动、独立地去学习。课堂体验和展示就是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将“自学、互学、群学”的成果用适当的方式展示给同伴,既分享了学习心得,也接受学习同伴和老师的检验。课堂展示是学习成果的“发表”,也是学习问题的暴露。体验式学习是生长课堂上唤醒学生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重要抓手,也是生长课堂的常态。

3.基于动态“五环”形成教学范式

生长课堂以“助、探、展、测、评”五个学习环节为基本范式。其内容是:

——包括自助、互助、群助三种方式。学生借助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求助同伴初步掌握基本知识。

——探究问题,探究知识疑难。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方法,提升思维。

——展示自主或者合作学习的成果,分享所学知识经验,求证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检查反馈,即时评测,检验课堂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纠正错误,提炼方法,归结知识体系,激发学习热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生长课堂的基本“范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程序”,而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基本情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需要动态性地设计。生长课堂的基本范式是为了平衡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而“设计”的,也是为了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课堂的生长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最大程度提高课堂实效性。

三、生长课堂建构的实践意义

1.生长课堂充分表现学生深度参与的形式,体现教育的生长性

助(自学自助、咨询求助)——主动参与: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互助生长

探(探究重点、探究难点)——独立发现: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个性生长

展(展示交流、分享成果)——深度互动:体现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生长

测(过手训练、反馈效果)——结果呈现:体现学生检测学习、有机生长

评(互评点评、归纳拓展)——思维提升:体现学生反思促学、理性生长

2.生长课堂有效触发学生内源性学习力,促进师生知识持续建构

从生长课堂的五个“环节”来看,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或测评反思。学生在自助学习中自主建构知识,在探究学习和交流展示中基于问题驱动能动地学习。在教师设计的目标任务驱动下,通过学生深度参与自主、合作地课堂活动,学生的内源学习力逐步得到提升。

生长课堂“助、探、测”三个环节为程序性环节,学生学习活动形式相对稳定。“展、评”两个环节为动态性环节,灵活地穿插在其他环节中循环运用。在机制上,通过教师的导引、启发、矫正和提炼,让学生在“五环”轮动中保持连续性的学习状态,解决现场问题,形成知识体系。生长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整体设计和纵深推进策略,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程指导力和学生知识建构力的提升。

3.生长课堂立足学生学习本质,促进学科素养发展

生长课堂的基础价值是人的生长性需要, 生长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科素养。生长课堂从学生学习本质入手,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优化建立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和效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中,课堂呈现生态性地变化,学生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有意义。生长课堂中的“助探展测评”,促使真实的对话、内心自由的表达、新思想的发现、经验情感的分享、合作解决问题等成为课堂生活的基本方式。

生长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生长为目标,正是变革了课堂教学模式,把育人为本和立德树人放在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把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的核心,帮助学生找到其兴趣,发展其潜能,形成综合素养。生长课堂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升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从而形成核心素养。

4.生长课堂搭建师生共同发展平台,确证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长课堂着眼于整体发展,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统一。教学中,通过同伴互助解决个性问题,通过展示交流解决共性问题,通过群学群助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活化知识形成高阶思维。师生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相互合作,共同生长。

生长课堂的基本策略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课程中心”到“学习者中心”的时代性转变。教师走出“一本教材”的课堂和“一组PPT”的课堂,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课堂导学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反过来也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教育热情。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反馈,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课堂“导引”策略,精心研究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导学案,组织行之有效的课堂讨论及有效评价,使生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诠释课堂教学尊重教育,尊重生命,尊重生活,促进生长的意义。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获得成都市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