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古代书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价值及运用

时间:2023-09-27      来源:

古代书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价值及运用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张婷婷



新课标将“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育人基本理念之一。古代书法本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古代书法与高中古诗文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从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对于学生的审美鉴赏也是一种提升,古代书法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创造能力。

一、诗书合璧:古代书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价值

1.诗书合璧之人文美

《吾国吾民》里林语堂曾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见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古代书法创造和记录了人文美,人文美表现为人文精神的弘扬,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我国人文传统悠久,特别是诗书的传承,历朝历代都有独领风骚的大书法家、大诗人,正是有了诗如水般的浸润,古代书法的艺术才得以超凡脱俗。诗是内容,没有内容,书法便成为无源之水。在古代,许多大书法家亦是大诗人,用书法写自己的诗,是诗人最美的表达。

诗书合璧之人文美,美在对民族文化的坚守,美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美在人的心灵的升华。      

2.诗书合璧之人性美

有灵魂的作品仿佛在向我们讲述诗文中的世界,并指引我们探寻生命的意义。因而这些作品才被人们悬之于厅堂,置之于案右。诗书合璧之作抒发的是真情实感,“我写我心”这也正是诗书合璧作品最动人之处。如“神笔”王铎遭遇明清易代,他没有殉国自杀,投降清朝了,内心很矛盾,极其痛苦,书法就是他宣泄痛苦的方式,他的《临阁帖》作品写的就是人性,人世间的各种复杂感受。          

诗书与心相通,与人生相通,包含着人性的深度。

3.诗书合璧之融合美

形式与内容一体两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书法作品是否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厚重的人文内涵、鲜活的生命力取决于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诗书合璧实为最佳的选择。古往今来,好的传世书法作品不能无“文”。文之不存,墨将焉附?

二、诗书疏离:诗书合璧视野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问题省思

1.高中古诗文教学很少体现古代书法中的人文美

虽然《新课程标准》对人文教育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不够重视人文美,人文美育效果非常依赖于教师本身的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高考的紧张压力等原因,使得教学常出现流于形式、“模式化”的现象,无法真正地挖掘古诗文的审美内涵。

古代书法是诗人最美的表达,兼具人文美,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运用古代书法,展开人文美育教学实践,充分挖掘古诗文的审美内涵,将如春风化雨般给予学生美的感受和体验。

2.高中古诗文教学难以渗透古代书法中的人性美

古诗文中的人性美,是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善美的品质和思想内涵。在古诗词鉴赏学习中,深入探究其人性美丰富内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教学情境中,学生难以就古诗文展开想象和联想,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难以产生感情的共鸣,难以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因而不能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也就很难体悟作品之中的人性光辉。

古代书法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恰当地引导学生品味鉴赏优秀的古代书法作品,从而帮助学生挖掘隐含在相关古诗词中的人性光辉,必将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3.高中古诗文教学无法展现古代书法的融合之美

新课程改革仍在火热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关键能力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如何将高中古诗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效融合,体现教学的融合之美,是高中古诗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功利化教学使得古诗文课堂如同死水一般。

古代书法是我国优秀文化,合理开发利用书法作品,使书法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有利于改变当前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困境,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诗书融会:古代书法融入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美育实践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中有大量优秀的古代篇目,这些文本在中国书法领域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艺术家围绕这些篇目,创作出大量的书法作品。如苏轼的《赤壁赋》,这一作品在书法领域也常有体现:明代文徵明有楷书《赤壁赋》作品,祝枝山有草书《赤壁赋》,北宋米芾书《赤壁赋》

1.古代书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之人文美实践探索

以《蜀道难》为例摸索古代书法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在《蜀道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今天我们唯一能够看到的李白真迹《上阳台》上面所书的十六个字“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可穷”。让学生猜测这是谁的作品,作者揭晓以后,学生用两分钟口头陈述自己的所见所感;教师再结合大诗人杜甫对李白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层层深入,具体介绍诗中的“笔”,赞叹李白草书的苍劲雄浑,神态逸放,用笔跌宕,结体飘逸,灵秀中又有豪壮的气势;接着顺利进入到李白文化常识的讲解并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如此的师生互动,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更有益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书法作品中获得充足的审美体验,提高人文审美能力。

2.古代书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之人性美实践探索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摸索古代书法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为唤起学生相关记忆,教师可以将《赤壁赋》引入到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对比理解古诗文。并且,可以将北宋米芾书《赤壁赋》展示出来,帮助学生自然回忆起苏轼的《赤壁赋》一文。这时教师就可以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苏轼已有的了解,以此了解学生对苏轼及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引出苏轼及创作风格和豪放派创作的介绍。如此设置情景,利用书画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学习中的问题,最后,利用古代书法层层启发诱导,不仅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可以用文中苏轼的景、人、事,通过分析这些景、人、事来分析作者蕴藏于其中的情感。在这个环节中,展示董其昌以草书书写的《赤壁怀古》。书法作品中的字点划飞动、结体多变、章法生动、线条优美,整体感觉气势磅礴、转化跌宕、气韵天成。书法通过笔画线条的勾勒和章法结构的布局,再现了本文恢宏的意境,也是作者在感慨自己韶华易逝、功业无成之际的心境写照。教师可以从书法的意境着手,帮助学生理解词中的意境及词人的情感。恰当地引导学生品味鉴赏优秀的古诗词作品,挖掘隐含在古诗词中人性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

3.古代书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之融合美实践探索

以《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为例摸索古代书法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在《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书法之形表达诗歌之意,不对书体与笔作要求,进行书法作品展示与赏析。并通过解释为什么这样书写,去感受书写风格,领会诗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体验,培养古诗文的审美趣味,并在学习欣赏过程中品味鉴赏,获得审美满足。此外,可以让学生欣赏不同书法作品,从书法整体、书法字体笔画、书法现象陈述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具体感悟领会其中之意,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体悟作者的情感,春风化雨,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将高中古诗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效融合,体现教学的融合之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应该是“美”的,语文教育应当如何承担起美育的职责,这是每一个语文人乃至教育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诗歌是最富有美感的文学体裁,将古代书法与诗歌高度融合,能为审美教育的缺失探索出一条新鲜的实施路径来。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发表于《教育科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