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筠:融合传统文化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3-09-27      来源:

融合传统文化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析


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  李竹筠


辛丑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其中盛唐气象与唐韵之美,让不少国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千年的锤炼,成为国家发展之根本,民族精神之魂魄。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对时代热点十分敏感、家国情怀初步形成的阶段,文化软实力已逐步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内容。因而趁机抓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便尤为重要。

历史学科凭借独特的人文属性,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天然的优势,理应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初中历史教学积极探索历史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历史课堂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很多历史教师都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部分课程中也能够有意识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例如七年级教材为中国古代史,蕴含了很多传统习俗知识、民族风情知识及优秀的文学作品等,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这些内容充分的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但在实际操作的情境下还是有很多困难亟待解决,例如很多教师由于历史学科文化素养水平较低,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局限于皮毛的讲解,不能深挖背后的内涵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够有效地融合课堂内容,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产生明显的割裂痕迹,给学生一种“硬塞”的感觉,没有实现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策略分析

1.课前准备

1)提升教师能力

所谓教育便是教学与育人相结合,能否实现“以教育人”的目标,教师尤为重要。而其中优秀教师因为其优秀的综合素质能够将人文素养与教学内容相整合,进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师产生如下要求:

首先,自身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较强的责任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展现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较大的格局,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内核进行阐释及解决学生的困惑,树立一个专业的、有思维的教师形象。最后,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情操,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染,在一定程度通过人文学科的特性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2)挖掘教材资源

选择何种教学策略的前提是对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因此深挖教材内容适配的传统文化十分必要。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更好地服务于之后的教学。教师要结合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分析整合,积极发现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教学重点,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以七年级历史教材为例,七年级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史,其中蕴含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此可以设计一些带有主题性质的传统文化类历史课,比如说“睿智的古代人—走进中国古代文明”“从古装剧看古代货币发展历程”“最美中国陶瓷”“古代武库—中国古代武器演变”等系列教学内容。历史与生活密不可分,历史资源无处不在,作为历史教师不仅仅要依托课本还要将目光放长远,打破传统思维,尝试从学生的喜欢角度进行创新,更好地在课堂中融汇传统文化,给学生带来新的收获。

3)营造校园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离不开环境的营造,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授课中可以与学校的文化展览活动、文化长廊展示等形成有效的联动,构建一个立体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知识的有机融合。比如,学校的文化宣传周中,可以通过条幅标语、文化立牌、办手抄报等形式营造一定的气氛,倡导学生绘制诗词海报。进行书法国画展示等,举办“走进汉服”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活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在环境中不自主受到传统文化熏染。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将会对此产生共鸣及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更愿意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课中实践

1)选准切入角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前期课程准备中教师充分选取可以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授课情境下,教师应当选准合适的切入角度,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并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拓展。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哪部分内容需要有传统文化的认知,而是散落在不同的知识点中,因而在教学中应把握相关的内容,比如,在讲到侵华战争内容的时,单纯向学生输出知识点学生难以对课程产生思考和兴趣,此时便可以向学生联系到古代史中类似的战争比如南宋时的文天祥、岳飞等精忠报国的历史人物,让学生对此有更直观的感受,进而总结出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英勇不屈、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等。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夏商周时期”的内容时,由于朝代离学生比较远,学生兴趣缺失,可以通过播放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之殷墟的板块,辅助学生理解。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的历史知识,同时里面国宝反映的内容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2)沉浸式教学法,从多方面培养思维

沉浸式教学法最初适用于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使用目的语进行全封闭的语言教学模式。沉浸式教学法最大优势便是高效、快速,同时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意识也更强,更好激活学生的思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沉浸式教学法可以应用到更多的场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适合采用沉浸式教学法。教师在课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交互式教学系统、相关的V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3D打印技术等营造历史环境。例如,教师在讲到古代的科技文明时便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古代文物,与此同时辅以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耳目一新。除了外在的环境上进行沉浸式教学,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展开想象,教师便可以趁机利用学生想象力,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突破思维惯性的舒服,进一步促进思维在沉浸式教学中的发展。

3)走进精神世界,鉴赏分析传统文化

历史教学中离不开对古代优秀文物、作品的鉴赏,比如对古代优秀书画作品、陶瓷、器皿等,这些东西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极高的鉴赏价值。让学生通过鉴赏这些内容,从中观察得出古人生活的一些线索并根据线索进行推理,从而得到文化的传承。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补足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结合创作者的时代背景进行讲解。例如在讲到宋朝的经济时可以让学生品鉴《清明上河图》,同时配以相关的视频、背景音乐,教师补足相关的传统文化、习俗的知识,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评价画作,找寻作者创作意图及背后的文化内核。让学生能够从中提炼自身的品格,实现自我的品质提升。

4)教学贴近生活,学做结合重视体验

新课改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关系尤为密切,因而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同时,在课堂中可以结合当代热点进行教学,搭建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的桥梁,比如我们四川的三星堆“老可爱”微信表情包的上线,热门三星堆视频,都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作为历史教师可以借此热点向学生讲述夏商周时期的文明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三星堆遗址涉及了很多考古知识,教师可以借此展开考古专题的课程,带领学生穿越历史,了解其背后的故事。课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考古盲盒”让学生动手一个“考古专家”,通过亲身实践感悟考古挖掘背后的意义,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品味每一个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很多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发展逐渐被取代,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无法很好地传承其中的传统文化,因而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巧妙涉及一些活动,让学生不仅学知识还能有行动做辅助。传统与现代结合,知识与实践结合,让传统文化在做中得到延展。

伴随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时代的进步发展,传统文化的教学要通过更科学、更创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效能,让传统文化教育实打实的落地,避免出现与现实教育割裂的部分。初中的教材内容中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部分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进行有效的人工干预,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下能够切实地认知传统文化内核。

五育并举我们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手段。分析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明晰历史知识中的传统文化节点,让传统文化顺应新时代,让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巧妙结合。不仅仅是文化传承,也是对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教育合二为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系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教师,该文于2021年在四川省初中历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