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 || 冠城教育开展第三期冠教论坛活动

时间:2024-05-20      来源:

核心素养导向,是“双新”背景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主场域;“学为中心”是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的主方向。


DM_20240520095513_001

为了发挥冠城教育学科带头人引领示范作用,展示冠城教育骨干教师教学风采,促进冠城教育旗下学校间教学共研、资源共享和融合发展,2024年5月16日,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在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为中心’课堂”的第三期冠教论坛活动。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伟,冠城教育旗下学校部分学科带头人、数学骨干教师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活动由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教育督导钟子国主持。


DM_20240520095513_002

DM_20240520095513_003

DM_20240520095513_004


本次论坛活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旨在通过观课议课,探索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为中心”课堂的范式和策略。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数学教师马萍、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数学教师李成彬分别展示了初一年级《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初二年级《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课例。

DM_20240520095513_005

DM_20240520095513_006


冠城教育学科带头人、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陆勇志和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初中教导主任段成祥分别围绕论坛主题并结合两节课例作了专题发言。陆勇志老师以“关注教学本质,培养数学素养”为题,对“五环践学”课堂改革实践成果进行了推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段成祥老师围绕两节课例,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课堂文化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指出“学为中心”课堂样态应该是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他还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提出了探索与构建“学生主体、主动合作、探究发现、多元评价”的“学为中心”课堂的实施建议。

DM_20240520095513_007


与会教师围绕主题,结合两节课例“以学论教”。大家认为,两节课尊重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关注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着力践行“教学评”一致性;两节课力求体现学生主体参与度和教师主导有效度的统一,教师通过任务驱动、启发点拨和归纳提炼,让学生学习在情境、问题、活动、探究中真实发生。老师们还围绕如何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高阶思维的生成、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为中心”课堂的实施策略。


DM_20240520095513_008

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伟对这次论坛活动作了总结。他对论坛主题进行了解读,并结合两节课例的分析,提炼出“学为中心”课堂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学为中心”课堂的基本主张与范式。这对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为中心”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这次冠教论坛活动,既有思辨的认识论集成,又有实证的方法论建构。

这次冠教论坛活动,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为中心”课堂的认知图式:“双新”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学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方法论。厘清“以学生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到“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认知升级逻辑。重塑“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基于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达成“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这次冠教论坛活动,完善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为中心”课堂的行为范式:主动性强、参与度高、思维度活是“学为中心”课堂的基本特征。“问题驱动”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层动力,“学为中心”课堂主张:没有问题的课堂是课堂最大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培养不出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分享。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学为中心”课堂基本范式,强调学生获得“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成“三会(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的思维思考、数学的语言表达)”的数学核心素养。


DM_20240520095513_009


课堂教学是一项充满激情留有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追求永无止境,“学为中心”课堂的实践探索将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