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时间:2022-09-29      来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  陈晓红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要打破独白式的教学方式,推进对话式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没有把握对话式教学的本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体现追问和启发的精神。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意义

1.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与求知欲更加集中、更加旺盛。小学数学教学采用课堂提问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良好的思考习惯。

2.课堂提问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新课程下数学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然而,如何才能够提出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教师应该掌握提问的方法与策略,用具有技巧性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与思考,这对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影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立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课堂提问属于最核心的因素之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技能水平,从而实现课堂提问的价值与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1.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部分数学教师虽然对课堂提问非常重视,然而对课堂提问没有充分的准备与设计,而是非常随意简单的进行提问,使得课堂提问的质量与效果都不佳,低水平的提问较多,没有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经常看见老师提这样的一些问题,如:“你们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不是说看到了美丽的蝴蝶,就是看到了可爱的小鸟,不是说白云在唱歌,就是兔子在跳舞。往往折腾了半天,学生就是提不出一个数学问题来,低年级的孩子想象丰富,天真烂漫,把数学课弄得像语文看图说话似的。一方面是学生群情激昂,离题万里,另一方面却是老师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数学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案例呢?关键是老师的问题缺乏明确的目标,在问题中数学信息指向性不明。因此,数学教师应该从不同角度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这需要课前进行设计。

2.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给予学生准备的时间不充分。很多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导致学生对课堂提问的积极性不高,思考不够深入,回答问题通常不够深入和连贯。

3.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不够灵活。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进行,而学生几乎不参与课堂提问,比如,数学教师提两三个问题,学生几乎没有任何提问或者反问、疑问的空间,学生只是被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然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既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4.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方式单一。很多数学教师通常采用“不错”、“真棒”这样比较笼统的评价语言来评价学生在课堂回答的表现。这种语言匮乏、且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往往会忽视长期以往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针对性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明确提问目的,确保问题由易到难,实现深度提问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思考求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进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²,接着问:“圆的内接正方形与外切正方形与它是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得出S内:S圆:S外=2:π:4,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如此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一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当中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确保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2.丰富提问方式,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方式将问题变得丰富多彩,形象具体,从而提升学生们对问题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知识点《乘法分配率》时,可以创设出一个握手的情景。教师:假如淘气和笑笑来学校看大家,要与你握手,淘气和笑笑分别与你握手和他们先互相握手然后再与你握手的次数是否存在差别?学生:“存在着差别”。教师:“很好,那么请问有哪位同学知道差别在哪里?”接下来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最终得出各自的结论,教师借此机会对《乘法分配率》进行讲解。

3.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注意反馈信息

有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可能无法一次回答正确。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发现学生反馈的信息出现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再次讲解相关知识点。

四、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

1.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新时期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有效的课堂提问的前提条件是数学教师应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并且有着较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设计出较好的课堂提问、提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

2.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比如,小学数学作为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要能够让所有的小学生接受平等的、良好的数学教育,根据小学生的情况,要因材施教。

3.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可以促进数学教师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尤其是总结课堂提问的方式。通过借鉴专家的教学智慧与经验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参加教学研讨、参加培训、观看名师的教学资料等等,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4.要对数学课堂提问进行提前设计。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课堂提问上设计出与之相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要重视针对性与层次性。一是小学数学教师要对课堂提问本身进行设计与规划,比如,在问题的逻辑上,问题之间的递进关系上都要有合理的层次,引导学生从浅入深、由低到高进行思维。二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数学教师应该设计出具有层次性与差异性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调整提问的策略,不能将固定的问题抛给固定的学生,而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得到发展。三是数学教师应该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可以求异、可以逆向、可以创新。总之,通过一题多解等方式全方位探索学生的潜能。

我们呼唤“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课堂,不希望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遗憾!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开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找到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改进,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通过课堂提问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作者系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教师,该文于2017年10月在《中外交流》上发表,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