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为:博采众长 进而有为
时间:2022-09-23 来源:
博采众长 进而有为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王一为
一、从赛课中博采众长
2013年第一次参加学校青赛课,第一次站在很多人面前,也迎来了幸运女神——当时的数学教研组长李亚声老师。从青赛课得到组长的认可后,第二年她带着我参加了武侯区优质课堂大赛,在李老师细心指导下获得了武侯区一等奖。在比赛的过程中,李老师教导我多听其他老师的比赛课,多看看他们的教学设计,对自己也很有帮助。正是在武侯区比赛中的展示得到了认可,来年在武侯区的推荐下参加了成都市课堂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老师指导和帮助,有教研员张玉华老师带领打磨课堂,有比赛过程中向其他选手学习到的课堂设计。在赛课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赛课中不断学习成熟的教学设计,在赛课中不断反思过往的教学经历。在十二年的工作中有了在全国生长课堂教育研讨会上献课,也有了全国绿色课堂杯的一等奖。
二、从学校生长课堂中博采众长
学校进行的生长课堂模式有“四环节、五要素”,有的人喜欢这样的构架和模式,有的人比较排斥这样固定的模式和流程,但这一定是许多专家前辈们精心设计和反复思量的结果。我首先选择了接受,然后进行了实践,最后写了自己对生长课堂的理解。
在学校生长课堂模式下,自己多了许多思考,课前进行什么样的自助独学,独学后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来进行探究互学,选择一道或两道有代表性的题目来进行应用,让学生乐学其中,最后每堂课不可缺少的反思善学环节更是让学生有框架的对本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达到能反思、善反思。
三、从备课组、教研组中博采众长
2021年,学校承办温江区教研活动,王停老师、吴婷婷老师、董芳老师为全区老师献上了三堂精彩的专题课— —《翻折中的勾股定理》,在过程中我全程参与了整个课堂的设计、磨课、定稿的流程,学习备课组集体的凝聚力、集体的智慧以及对于课堂、活动的不同理解。
本学期,我组织数学组开展中考试题研究报告会,并由三位数学备课组长(扶林老师、张毅老师、张伟老师)对成都市中考中几个最典型的压轴题进行说题报告,组织专家老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几何画板学习。老师们收获颇多,我也在这些过程中学习到如何更好的去分析中考试题及信息技术对几何课堂的帮助。
四、从骨干教师培训中博采众长
在成都市教科院组织的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中,我先后听了成都市实验中学(西区)副校长、成都市优秀教师、青羊区特级教师苏微老师的“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策略问题”;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教研组长、成都市优秀教师邱声誉老师关于《中考分析与复习策略》的专题报告;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高新区学科带头人蒲厚金校长《初中数学小专题教学实践与探索》专题讲座;天府新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刘兵老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研路径探索》的专题报告;金牛区数学教研员、国培专家谢祥老师专题讲座“考试命题与试卷分析”;树德实验中学信息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优秀教师陈理政老师专题讲座“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在专家们的讲座中,我认真学习,认真反思,在前辈和专家的推荐下,我开始把更多的课余时间放在阅读书籍上。在这些书刊中,学习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怎样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怎样解题,怎样上好专题课,从这些书中博采众长。在专家的指引下,我利用暑假完成了这一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在试题中分析基本知识、基本素养、考查方式。不同地区的开放性题目,让自己对中考有了更多思考和理解。
五、进而有为,尝试专题教学,打造初中学部特色课程
利用学校“8+1”特色课程,我开始尝试进行专题式教学,在学习中得到的经验开始实践。
在八年级上期尝试开展了“小专题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问题”“小专题二——三角形面积转化方法专题”“小专题三——一次函数背景下的三角形面积问题”并且在八年级下开设了“8+1”特色课:
代数专题一:含参不等式
代数专题二:因式分解的应用
代数专题三:分式的化简求值中的特殊方法
代数专题四:含参分式方程
几何专题一:旋转背景下的最值问题
几何专题二:来自Y字模型的思考——构造旋转边角互求
几何专题三:来自对角互补型的思考
几何专题四:来自费马的思考——构造旋转求最值
六、进而有为,原创题目亮相青赛
课堂一开始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自学任务,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这样能够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热身。因此,在初中数学小专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将习题中的定点转化为动点,在运动过程中探索何时取得最小值,通过连接线段形成旋转中的等腰三角形,利用转化思想,化底边最小值为腰长最小值。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观察D点运动过程的图形变化情况,发现最值点。
变旋转90°为旋转120°进行探究,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对比探究一的方法寻找最小值。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帮助部分思考有难点的同学进一步观察发现。
顺时针旋转图形改为逆时针旋转点,通过题目变化,让学生感受对应点关系,探索对应点运动轨迹,利用初始点,结束点这一些特殊情况发现一般路径,从而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完成题目。利用几何画板演示D’的轨迹,发现对应点的运动路径,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最小值产生的情况。
在最后一节青赛课决赛中交出了一份自己还算满意的答卷,得到了领导和同仁的一致好评。这一切都只是为让心有探索之趣,有不断尝试之心,化有招为无招,得思想应万变。
七、进而有为,数学取得历史性进步
在温江区期末考试中,三个备课组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分别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得到了温江区和学校的一致赞扬。
我想我会一直继续教育教学工作。这是一份向阳的工作,我喜欢追光而行。我会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不断地追求自我建设与专业成长,从教学行为的规范中起步,在教学执行力的不断提升中进步!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冠城教育学科带头人,该文为作者在第一届“冠教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