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国:指向学科核心能力的“五步追问法”导引活动设计
时间:2020-07-06 来源:
指向学科核心能力的“五步追问法”导引活动设计
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 钟子国
《提升小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课堂导引活动研究》是市级立项课题,该研究以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发展为目标,以“达成目标——聚焦问题——经历思维过程——解决问题——固化学法——完成检测”为主线,重在对学生思维历程与学法运用的培养。
该研究立足课堂,载体是课堂导引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导引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形成逻辑思维清晰的课堂活动线索,另一方面是让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得到发展。因此,导引活动的设计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我校形成了导引活动设计的“五步追问法”。
第一步:核心能力指向追问
学科的学习核心其实都是指向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同学科依据其性质指向的核心能力不同。如数学的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而语文学习则指向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研究能力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则是落实在年段、单元和一个个课时专题的学生学习活动上。因而,导引活动设计之前,核心能力的追问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目标定位的基础,也是课堂活动设计的价值体现,对学生的学科素养的落实起方向性作用。导引活动的设计一切为核心能力的训练落实服务,因此,设计前,准确把握本单元,本节课指向的核心能力训练至关重要。如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分类》(P63~P64),该节课是在认识三角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核心能力指向“按标准分类”的数学思想。通过学习,积淀分类必须要有标准这样一种意识,这就是数学为生活服务、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具体体现,课堂导引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学生这一核心能力的养成进行。
第二步:核心目标定位追问
课堂导引活动以目标为导向。核心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方向标,目标的确定依据核心能力的定位,核心能力重在素养层面,而核心目标重在行为层面。课堂导引活动的设置是否有效、有用,设计前追问该节课的核心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如《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课,“如何按标准分类”就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核心目标,一切课堂行为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导引活动的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和核心问题的解决而进行。
第三步:活动设计思想追问
核心目标落实,需要设计有效的学习导引活动,活动的设计思想追问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思想即课堂的灵魂,导引活动必须体现学科的核心思想,才能为核心能力的养成服务。如上面《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课,“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积累分类的经验,逐步积淀分类的思想”就是整个活动设计需要遵循的数学思想。其关键点在于以活动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经历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一切课堂导引活动在此思想下可以有效开展。
第四步:课堂活动主线追问
导引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主线,才能使课堂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思维清晰的课堂主线是课堂导引活动设置的载体,它依据文本的内容、目标贯穿课堂始终。如上面提到的《三角形分类》一课,“如何把一堆大小各异的三角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是课堂导引活动的主线,围绕主线,为什么分类,如何分类,怎么分类就成了前置、课中、课后活动设计的依托;又如三年级语文《小镇的早晨》,课堂主线就是如何描写“小镇早晨的安静、热闹、忙碌”,通过小镇早晨的安静、热闹、忙碌的写作手法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先概括,再具体”的写作方法。
第五步:导引活动板块追问
在核心能力指向、核心目标定位、活动设计思想、课堂活动主线追问的基础上,课堂导引活动的设计可以开始启动,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板块。导引活动设计分成几个板块,每个板块为课堂核心目标怎么服务,指向什么,这也是设计前必须追问的。例如《小镇的早晨》核心目标是 “先概括,再具体” 的写作手法的学习,导引活动的每个板块设计必须指向这一核心目标。一般导引活动的设计包含了前置铺垫性导引、课堂引导式学习、课后拓展性学习三部分,每一部分的导引活动如何指向核心目标,让我们来看看我校三年级集体备课《小镇的早晨》时导引活动的设计追问:
该课是描写塞北江南风光的一篇课文,年级组设计导引活动第一部分为前置铺垫性导引,以“我会概括”为主要活动,通过前置预习、阅读、抓中心句,课堂读图,完成填空:课文写了小镇安静、热闹、忙碌的特点。这一板块,直接指向如何抓中心句,体会作者精炼概括的写法;第二板块为课堂引导式学习,年级组设计时,完成以下追问:如何感受由“概括到具体”的写法,怎样由文章的学习转向写作的体验,体验写作手法如何循序渐进。围绕追问,教者设计了由扶到放、由阅读学习到写作运用的层级式导引活动:一是写作手法的导引活动,分为两部分,具体学习第二自然段小镇的安静,采用扶的方法,其导引活动核心问题为“快速默读第2自然段,为了体现小镇安静的特点,作者写出了哪些景物,圈出来”,并辅之以七个学习方法导引,即“1.我会边读边圈出景物 2.我会边读边想画面3.我会仿句4.我会边读边看插图5.我会抓住重点词来体会6.我会提出疑惑,好好想一想7.我会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七个学习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概括到具体的写法”的精到之处,并掌握了如何学习文章,这是扶的过程;二是运用学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三四自然段的结构与第二自然段相同,导引活动设计时采用菜单式学习方法,学生小组自学可选择学习“热闹还是忙碌”,以“我会交流”为主要活动:1、三人小组合作交流。2、组员轮流说:请大家看到第( )自然段第( )行,我来读读这句话。我从( )体会到了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3、小组选代表发言,时间3分钟。这种开放式的导引活动设计紧紧围绕学法运用,达成核心目标,体现由模仿到运用的过程;三是模仿练笔设计,目的是具体运用“概括到具体”的写法并体会其妙处。教者围绕练笔,作如下设计:我会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写一段话,题目1.动物园里的动物真有趣呀!题目2. .......真(什么)…… 啊(怎么样)!(任选一个),这个导引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三个环节,最后落实在笔头上,培养了学生语文的学科核心能力。
“五步追问”是课堂导引活动设计的根基,是学科核心能力落实的指导思想,坚持“五步追问”的课堂导引活动设计,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系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教育督导,该文发表于《四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