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美育沃土 静待素养花开 || 温江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在成都冠城学校圆满举行
时间:2025-10-21 来源: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十月金秋,天朗气清,丹桂芬芳满校园。10月21日上午,一场聚焦美术教育创新与素养落地的区级研讨会在成都冠城学校如期开展。本次活动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构建与实施展开深入研讨,重点关注“学历案”作为实践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旨在推动区域美术教育实现从知识技能传授到学生全面素养培育的深度转型。
来自温江区各小学的一百余名美术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此次研讨交流。
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美术教育探索中,成都冠城学校刘群琳老师与吴思雨老师的课例彰显了学科特色与学科作为。她们分别从“文化传承”与“材料探索”不同路径出发,共同呈现从出美术教育在连接过去与未来、培育综合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
刘群琳老师《民俗的艺趣》
刘群琳老师执教《民俗的艺趣》大单元课例,她以地方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感知与鉴赏”“解构与再现”“创新与应用”三个层次逐级深入。刘老师运用丰富的视听素材与实物教具,生动再现民俗场景,充分体现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养,展现出美术学科在连接传统与现代中的独特魅力。
吴思雨老师《泥土的馈赠》
吴思雨老师执教《泥土的馈赠》一课,聚焦材料探索与立体造型,引导学生与“泥土”这一质朴媒介展开深度互动。吴老师通过情境的巧妙创设,让学生在揉、捏、塑、刻的过程中感受材料的温度与可塑性。学生作品题材丰富,从生动可爱的动物雕塑到抽象的情感表达,展现出充沛的想象力与扎实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工匠精神”,实现了美育与劳育的自然融合。
在近期落幕的四川省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场展评活动中,成都冠城学校文霞老师凭借其深厚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理念,荣获一等奖的佳绩。载誉归来后,她将比赛沉淀的宝贵经验与深入思考,凝练为专题讲座《小学美术大单元学历案的逆向设计逻辑与课例示范研究》,为本次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高度。
讲座中,文老师以“逆向设计”理论为统领,系统性地解构了学历案的编写路径。她以获奖课例《青出于蓝之探秘扎染》为范本,进行了一场精辟的“逆向设计复盘”,清晰地演绎了如何将宏观的“核心素养”目标,层层分解为可观测、可评估的阶段性学习任务,并为之科学配置递进式的学习活动作为支撑。文老师特别强调,一份优秀的大单元学历案,其本质不应是教师的“讲课剧本”,而应是学生通往目标的“学习地图”,其设计逻辑必须实现从“教师如何教”到“学生如何学并能学会”的根本性转向。
在课例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入评议。大家认为,刘群琳老师的课例学历案目标明确,与学习任务高度契合,兼具文化性与实践性;在跨学科融合方面,她将色彩感知与语文表达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并在知识讲解与作业设计中实现有效整合,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落实知识掌握的有效检测。对于吴思雨老师的课,老师们认为其通过多感官实践活动,强化了学生对泥土特性的理解,并自然渗透文化内涵;课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符合艺术实践本质要求,真正将创作融入学生作品之中,实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浸润功能。
本次研讨会通过课例观摩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全区美术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活动不仅展示了大单元教学的前沿探索,更通过深度研讨明晰了素养导向下学历案设计的核心逻辑与实施路径。与会教师普遍表示受益匪浅,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创新,共同助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