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

时间:2025-07-10      来源:

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蔡雪覃


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的研究,旨在通过优化作业内容和评价方式,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之间的桥梁,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设计需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同时,评价也需要从传统的单一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优势

(一)有助于丰富大单元作业职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有助于丰富作业的职能,不仅体现在巩固知识的功能上,还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通过大单元作业的合理设计,作业内容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练习题,还可以融入跨学科的探究任务、实践活动等,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创新能力。同时,大单元作业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使作业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从而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力

通过大单元作业,学生能够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展开探究,逐步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作业设计更注重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和创新,进而提升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任务的多样化与情境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规划学习进程,学会自我评估和调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

(一)尊重差异,全面发展

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提供多样化、分层次的作业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评价方式应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仅仅是结果的正确性。评价标准要体现个性化和多元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特长,培养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展开与折叠”的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

口述题:先复习本节课的知识,再和家人或小伙伴说一说这节课的内容,找一找生活中有什么物品与这节课息息相关。通过复习和分享,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础题: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知识,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并掌握知识点。

操作题:观察一个常见的牙膏盒,画出它的展开图并说一说展开图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画出牙膏盒的展开图,加强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

2.评价

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正确画出牙膏盒的展开图,描述了其特点。

空间观念: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准确地将展开图折叠成相应的立体图形。

表达能力:学生在口述题中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本节课的内容和生活中的相关物品,如“牙膏盒的展开图就像一张展开的纸,上面有不同的面和边”。

(二)结合日常,综合成长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学生的综合成长。作业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购物预算、家庭时间安排等真实情境,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强调对学生在思维发展、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方面的全方位评价。

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表面积”的作业设计。

基础计算:给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要求学生计算其表面积。例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25px,宽为75px,高为100px,求其表面积。

实际应用:设计几个与长方体表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解答。

1.一个长方体水池的长为6m,宽为4m,深为2m,如果要在水池的内壁和底部贴上瓷砖,需要多大面积的瓷砖?

2.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为250px,宽为200px,高为125px,制作这个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

拓展探究:提供一个长方体实物(如书本、盒子等),要求学生测量其长、宽、高,并计算表面积。鼓励学生尝试设计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并计算其表面积。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计算步骤、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果性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如是否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是否能够独立设计和计算长方体形状的物品等。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三)多元形式,提升实效

通过结合核心素养中的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应用意识等关键能力,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探究式、项目式和实践性任务,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此外,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分数,而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从多个角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露在外面的面”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

基础巩固题:

一个棱长为125px的正方体放在墙角,露在外面的面有哪些?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通过基础题,帮助学生巩固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理解露在外面的面的概念。

实践操作题:

用多个棱长为125px的正方体搭建一个组合体,观察并记录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和面积。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露在外面的面的理解。

拓展探究题:

改变正方体组合体的摆放方式,观察并记录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和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并尝试总结规律。通过拓展探究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表面积计算的理解。

游戏型作业:

设计一款与“露在外面的面”相关的数学游戏,如“正方体搭建大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2.评价

同伴互评:在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操作题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对方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自我反思评价: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综合上述,通过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的研究,我们发现,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内容和评价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业设计应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同时,评价策略也应多元化,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从而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应用,不断优化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2024年获得温江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