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4-08-09      来源: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   李 彤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目标轻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学方式方法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往往与学生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脱离,造成课堂教学有效性欠佳。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应着力通过深度教学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数学学科的减负提质。

一、与生活相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发展性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每天都在体验数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材更加重视从学生现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从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寻找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化情境,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利用趣味比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特别是那些计算方面的教学内容,更是如此。教师要有效地吸引学生参加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练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计算原理有更深层次了解,并持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对计算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让他们在有趣练习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相对于纯粹的讲解、枯燥练习,学生学习内容将会有更大的深度。与此同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显著性变化。

比如,为了让学生牢牢地记住《混合运算》中的计算规则,教师可以在讲授完这些规则之后,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一些有趣的计算练习,让学生在深入的练习中,更好地利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预先把各种混合运算问题做成多页的PPT,以帮助课堂教学有效进行。在引入竞赛的时候,教师要对竞赛的规则进行详尽的讲解:“在观看PPT计算题时,要清楚把计算过程列出来,并将所涉及到的计算规律写在答案之后。”这一次的竞赛,以5分钟为限,谁回答的问题多,谁就是胜利者,甚至还能获得一个“计算机专家”的头衔。新型的比赛规则的运用,既可以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好理解,又可以让他们有效地提高计算的准确性,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练习中,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三、借助生活化教学,强化学生认知升级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生活”教学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枯燥。同时,也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水平。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结合生活现象、案例,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还会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新知识。不仅能够实现深度教学,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千克、克、吨》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数学知识。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事先准备好电子秤、苹果、糖果、酸奶等小学生喜欢的食物,还有一些价格标签。在引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你们最爱吃的是什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又让孩子们想:“食物的重量会是多少”这时,教师会重新介绍体重的知识。在学生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再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小红开了一家超市,超市里有很多水果和小吃,同学们愿意自己去买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吗”接下来,教师把教室当成了“超市”,把桌子当成了“架子”,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在了上面。此外,还安排了不同的学生来扮演顾客和销售员,对各种物品进行称量,让他们在实践中对重量单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模拟再现生活中的情景,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增加生活经验,不断提高认知水平。

四、应用思维导图,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让学生打好数学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数学知识的难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指导策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并将他们的思维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既能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思考,又能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将分散的知识“凝聚”在一起,使其“结构化”、有秩序地表现出来。

例如,《认识分数》中的数学内容,具有很高的抽象性。与此同时,它也是小学生学习高年级分数计算知识的基础。教师一定要让小学生们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坚实的了解,只有把分数的基础打好,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深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唐僧和他的徒弟的故事来引导:“唐僧在取经的路上口渴了,孙悟空就去采了一个西瓜。剩下的,则是和其他几个师兄弟一起吃了。他们每个人能得到多少”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西瓜的画面和切割机的画面,并将其引进到“分”的知识中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然后,老师用一条线作为例子,把它平分成十个等分,让学生看一看线,看一看它的每一个部分。此外,还可以让小学生去想象:“如果这是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那么从线段的一端向另一端,如果走出了三分之一的距离,那么会出现在线段的哪部分”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更好认识到“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的联结,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分数的表现原则。

五、重视实践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深度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还应发挥其组织和指导作用。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扇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我要当家”的题目。让学生把实际的理论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采访家长,收集他们家上半年的花销,并能在所学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最后以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展示统计图的空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和生活技能,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

深度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对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上,创造出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指导学生展开实际操作,构建出数学知识框架与思维导图,强化学生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运用差异化教学促进不同学生都获得核心素养发展。


(作者系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教师,该文202311月在《中小学教育》发表,并获得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