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运用异步教学法解决英语口语负迁移
时间:2024-08-09 来源:
运用异步教学法解决英语口语负迁移
眉山冠城实验学校 刘 旭
初中生对于未来人生发展已经产生了模糊认识,他们开始试图用“是否有用”来判断学科重要性。针对这一认知发展特征,英语教师可在异步教学基础上,借助自学质疑、讨论领悟、展示分享、检测巩固、评价提升等五个环节,促使学生意识到口语运用能力学习对个人思维发展与交际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克服母语负迁移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一、自学质疑,强化思维培养
在自学质疑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通过聆听学生课前问题,掌握不同学情。教师可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构建信息化口语教学情境,强化学生英语思维培养。将需要学习的新词汇放入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猜一猜词汇含义。教师领读词汇,并邀请学生总结该词汇的拼读特征。在此期间,老师一直教授,学生易觉得枯燥。此时异步教学法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薄弱的学生在自学时发现问题,而基础好的学生已经思考更加有深度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好带差或者小组帮扶等多种形式,教师提供图文资料,学生“找一找”其中的应用错误,培养学生“疑”的意识。在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培养学生批判思维。母语负迁移中常见缺少冠词a/an/the或者忽略时态,搭配出问题。例如:看报纸是read newspapers 而不是look newspapers等。
二、讨论领悟,深化学生认知
在讨论领悟环节,教师利用异步教学法进行梯度式地设计问题,推动学生在小组讨论的互动中开展深度学习,深化学生对口语知识应用的认知。比如,教学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香蕉奶昔的做法,以具体话题为载体。首先,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分组。A组讲述收集材料,B组描述过程,C组讨论口感,剩余组提问。学生通过英语描述与提问,既练习“听”“说”能力,又促使他们意识到英语的工具性特质。在表达句型中,学生易受中文思维干扰。中文中逗号可连接两个单句,而英语中一个单句只能是主语加一个谓语。如:You need three bananas, cut them.该改成You need three bananas, and cut them.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充分领悟课堂知识。
三、展示分享,培养学习自信
由于异步教学给不同能力层次孩子设置了不同的任务,在展示分享环节,学生们可以更加自信地表达。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本单元学习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表演,向大家展示学习结果。在学生展示分享后,教师应纠正学生在口语上的错误,避免其发展成为习惯。其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受中式思维影响。学生起初不喜欢使用first,second,last等表示顺序的词,然而英文特别讲究先后逻辑,常常使用顺序词。通过展示分享,老师可以帮助同学们克服一些母语负迁移问题。
四、检测巩固,分层检测拔高
检测巩固环节要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异步教学法,提前分层设计口语话题,并体现不同难度等级。不同等级的口语话题对应的分数也不同,此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语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这样既体现了区分度,同时避免了在口语考试中某些同学无话可说的尴尬现象。基础题包含读单词、口语问答、背课文;提升题包含听语篇回答问题以及话题口头作文等。基础题必选,提升题自主选择。从词汇,语法,语篇三个角度去设置题,检测学生是否存在母语负迁移现象。
五、评价提升,指导教学模式创新
由于异步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以及检测巩固上的特殊性,致使教师也应根据不同学情进行评价。若用同一标准,易磨灭学生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口语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喜好。如:口语考试可以采取户外录制与他人对话场景视频形式。其次,分析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之后的口语训练方式进行改进。如:当发现母语负迁移现象严重时,我们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最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性评价引起重视,多利用异步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保持口语学习的自信,做一个善于发现,敢于开口的英语学习者。
综上所述,异步教学法和五环教学的结合,带动了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前、课中、课后贯穿词汇、语法、语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大程度削弱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进而全面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帮助其掌握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达到思与学相互融合的教学效果。
(作者系眉山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2021年11月在《教育学刊》第149期发表,并获得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