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追求卓越 积聚文化动力 勤耕励耘 立心铸魂 润泽生命成长——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培育

时间:2018-12-20      来源: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

凝心聚力  追求卓越  积聚文化动力

勤耕励耘  立心铸魂  润泽生命成长


——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文化的构建与培育


冠城七中2015年建校以来,行走在做有温度教育之路上,在艰苦创业中营建了冠七的文化架构体系,在成就学生中造就了学校的卓越品质,在成就教师中实现学校的理想和追求,在拼搏奋进中积淀了学校持久发展的文化动力,在品质打造、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冠七文化的特色,树立了冠城七中的文化自信。

一、开疆拓土、砥砺奋进、立心铸魂,构建了冠七文化的架构体系:以环境文化的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的融炼为核心;以制度文化的构建为保证;以行为文化的规范为重点。

1、在传承发展中构建了内涵丰富、活力生长学校的精神文化。

(1)做有温度的教育是冠城七中学校文化的基调。

(2)植根于东坡文化的学校精神:厚德雅行  博学笃志(校训)。

(3)传承了七中实验“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和“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思想;“大气、骨气、正气”作为育人境界。

(4)冠城七中提出了三个追求、三个关注、三个发展教育愿景。

三个追求:追求个体身心健康、追求个体品性高雅、追求个体全面发展

   三个关注:关注个体个性特长、关注个体阶段成长、关注个体终身发展

三个发展:实现个体个性发展、实现个体差异发展、实现个体优势发展

2、冠城七中的制度文化建设----规则有温度、管理有章法、推进有实效。

构建三线五大板块的组织架构:

(1)三线工作:教学工作、学生工作、保障工作;五大板块:教学、教育、招生、人事、后勤。

(2)编撰并实施:三线五大手册(教学手册、德育手册、行政手册、学生手册、家长手册)

(3)建立党支部发挥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成立工会组织实行民主治校。

(4)实行分管行政领导下的年级组组长负责制,工作更落地。

(5)运行管理实行三大机制:目标考核机制、任务驱动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确保管理高效运行。

(6)学科教学实行三级治理机制: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

(7)重点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一人负责、团队协同、资源整合、工作高效。

3、冠城七中的行为文化建设——着眼于内涵,着手于形象,落实于细节。

冠七的形象:教师儒雅,学生文雅,校园优雅;

冠七学子的形象:品行高雅、特长突出、优势明显;

冠七礼仪形象大使:阳光大气、上进自信、好学友善;

冠七教师的形象:有爱心、有品位、有思想、有学识、有能力;

冠七员工的形象:

冠七家长的形象:

“强化五个规范、训练五个习惯”:

规范礼义标准,养成讲究仪表的习惯;

规范纪律要求,养成文明守纪的习惯;

规范内务标准,养成认真做事、讲究卫生的习惯;

规范两操锻炼,养成认真锻炼的习惯;

规范课堂常规,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4、冠城七中的环境文化打造(物态文化)-----我们在路上。

学校环境文化,传承经典,凸显“四点”:

宏伟气派的标志性建筑---国学馆(承 贤、谹 雅)是冠七环境文化的焦点;

(2)用学生作品在廊道、墙面等环境文化做装点;

(3)以学生形象展示为看点;

(4)以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和独特的寝室文化为亮点。

    班级文化墙、学生标准化的内务整理,就是最好文化。

二、精神引领、价值驱动、团队聚力、行动聚焦、宣传聚势:五大法宝积聚冠七文化发展的动力。

动力之一:精神引领----艰苦创富、砥砺拼搏、坚韧不拔、昂扬向上。

培育“四种精神”,强化“四种意识”:

1、培育创业的精神,强化危机意识

----激活了学校文化的动态生命,生存和发展就是硬道理(切入)

2、培育主人翁精神,强化主动意识

-----激发师生的冠七情怀和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核心)

3、培育团队精神,强化整体(合作)意识

-----打造狼性团队,团队协作,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关键)

4、培育卓越(标杆)精神,强化质量意识

-----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根本)

动力之二:价值驱动----崇高的价值追求和明确目标愿景。

1、站在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时代高度;

2、瞄准眉山第一、四川一流、全国知名,奠基百年名校的目标;

3、行走在九年三步走战略发展纲要的第二步,经过三年的实践,坚实的步伐让每一步走得坚定有力。质量(第一个三年)、特色(第二个三年)、品牌(第三个三年)是永恒的话题。实践证明我们的方向正确的!

4、形成了“崇尚才能、张扬个性、增强自信、追求成功”的校园文化主流价值观。

5、践行学校三观:

我们的教师观——教师第一,培育名师,成就教师!

我们的学生观——学生为本,打造优势,奠基人生!

我们的教学观——五环践学,培养学能,提升学力!

6、开创了:小学领路、初中领跑、高中领航的冠七教育的新局面。

7、达到了三个100%关注(100%关注个体身心健康,100%关注个体个性发展,100%关注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执行较好:赢得了口碑、赢得了赞誉。

冠城七中的精神和价值文化初露锋芒:

生动活泼、有强大的感召力;

根植于心、有强大的凝聚力;

发展性好、有强大的生命力;    

动力之三:培养教师、凝聚团队、凝聚人心。

1、确定了教师第一,培育名师,成就教师的人才理念。

2、加强教师的成长培训:通识性培训、实操性培训、骨干培训、毕业班培训已成机制,且成效显著。

3、实施青蓝工程:抓住了青年教师,就抓住了学校的发展,就抓住了教育的未来——师徒结对、青赛课、青年教师研讨会、外出培训……

4、组织骨干教师赴省外、成都等名校学习交流已成常态,有1/3老师已参加。

5、打造了强有力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招生、后勤、生活……等团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6、强化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关心每一类群体的成长,重视每个人作用的发挥,每个人都重要。“教者乐业,教者善道,教者仁心”成为为师者的基本操守和职业底线。

动力之四:行动聚焦、执行力强、实效性好。

1、聚焦性高------聚焦质量、特色、品牌;一抓教育教学质量、二抓活动开展、三抓招生工作。

2、行动力强-----建立了务实的行为文化:我们需要什么、就倡导什么,就推动什么就落实什么,就考核什么。冠七师生善于打硬仗,能做到指向哪里,打向哪里,攻克哪里。

3、实效性好-----冠城七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现代高速发展物联网时代,要生存立足和发展,学校需要经营,在发展中形成了显著的现代企业的文化的特质----务实高效,讲求效率。激烈的市场竞争冠城七中能卓立潮头,树立标杆。

动力之五:品质宣传、品牌传播、文化浸润。

文化需要培育、更需要传播(重视学校文化的传播)

1、打造冠七文化传播的各种平台:学校校报、学校画册、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平台、学校文化墙的打造。

2、报媒宣传铺天盖地:三江都市报、眉山日报、乐山日报、西昌日报、教育导报等专题报道六十余次。今日头条、微观、大成网、腾讯网、掌握眉山、校园网等网络对学校宣传达近三百次。社会知晓度与日俱增。学校微信公众号重大活动三百余次宣传,影响巨大。

3、冠城七中的每一个师生、每一位家长都是传播器宣传员。已经成为我们的常态。招生不仅仅是招生,而是一种学校文化的传播和优质教育的推广。

4、形成了唱响眉州的冠七宣传的经典口号:

相约冠城七中助你发展成功

 选择冠城七中就是选择了一条坚苦奋斗的成功之路

 让冠七学子站到舞台的正中央

培育精英少年,奠基精彩人生

做行走的教师、做有温度的教育

------文化需要通俗易慬,能够被人们广为传颂且深入人心。

三、卓越的课程、高效的课堂、精彩的活动、优良的“三风”四张名片初显冠七的文化特色。

1、卓越的课程打造

以培养做人教育为核心的礼仪课程;以培养独立生活为核心的生活课程;以培养个性特长为核心的艺体课程;以实践活动体验为核心的活动课程;以增强学能素养为核心的学法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数学举一返三、英语典范英语、语文的经典诵读、三T课程、品格教育课程;

2、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践学提升质量,我们致胜的重要法宝。

“五环践学”教学模式使课堂更高效:

锻造了课堂、成功了学生、成就了老师——魏巍、粟莉、胡海霞、孟鹏飞、蒋颖、智情媱等近二十人次获市区赛课一等奖。

“五环践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环践学”模式的主领下,成功地组织并建设两个卓有成效的小组:学习型小组、学习型备课组。《学而优》、《练而优》全覆盖初中学科:备课组凝心聚力氛围浓厚;教师研究中考、发展聚焦突出;区域影响力突出……。

《中小学五环践学教学策略》获得眉山市第五届教育成果一等奖。

3、精彩的活动开展---冠七品牌活动,唱响眉州。

(1)三级教育活动常态化----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精彩。

(2)特色活动优化固化——节庆活动(体育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花卉节、六一表彰节等)、拓展活动(徒步励志行、华东名校行、游学励志行等)、学科活动(数学超班、学科竞赛、小牛顿、机器人、陶艺等)、社团活动(文学社、创新社、篮球社、环保社等等)活动是培养学生重要的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3)三百工程、经典诵读为学生营建有品质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我是冠军---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文化节等是校园先进文化的导向,陶冶着冠七学生的情操,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提升了学生文化体育艺术素养。

(4)让师生站到舞台正中央:冠七讲坛坛坛醇香、冠七之声声声悦耳、技能大赛人人能干……。

4、突出的三风建设---校风正、学风浓、教风好。        

四、成绩卓越、发展良性、品牌初显彰显了冠七人的文化自信。

三年奋斗,三年收获,我们取得了累累硕果:

1、教职工人数由108人增加到397人,学生人数由529人增加到2357人,班级数量由16个增加到60个。

2、学生获各级各类荣誉3000余人次。教师获国家、省、市、区各级荣誉300余人次。我校以“五环践学”为抓手锻造高品质课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课题研究,其中《中小学五环践学教学策略》获得眉山市第五届教育成果一等奖。

3、首届初三学子,成绩卓越:全校中考参考人数257人,平均分602.7分,特优生突出:700分以上3人,670分以上36人,600分及以上人数154人,占比60%。 225人达国重(含省重)高中分数线,上线率87.5%,在眉山市中考中名列前茅。

4、学校良好口碑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营造了冠七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1)李静书记、宋朝华市长、曹晖、李体乾副市长、省政协、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国家教育督导官员、市教育局廖仁军局长、岷东新区管委会白灵贵、王岳书记、黄锦鸿主任、东坡区教育局杜贵林局长等亲赴学校关心指导工作。

(2)与市外兄弟学校建立良性互动:成都实外、嘉祥外语、七中育才、七中初中、树德中学、三原外语、武侯外语、师大外语、锦城一中、广安实验、资阳育才、乐山外语、博瑞特校、海棠学校等近五十所学校建立互动关系。

(3)高度重视市、区教育局业务部门、市教科所对我校的业务指导:成功实现年年全学科不少于一次视导、重点学科常态教研落户我校、赛课指导、业务培训和师生荣誉等纳入东坡区运行……。

(4)与眉山市重点初中建立校级教研互动和生源推荐互动。目前主要与苏祠中学、东坡实验、东坡中学、苏澈中学等建立良好关系。与眉山市重点小学建立校级教研互动和生源推荐互动。目前与市一小、眉师附小、东坡小学、大北街小学、苏南小学、眉师附小、学道街小学、洪雅实验、彭山二小、丹棱城区小学、小龙人等近三十所知名小学建立战略联动。

(5)与眉山市重点幼儿园建立战略联盟和生源推荐互动。目前与爱菲尔、斯宾塞、宝贝家、维多利亚、大北街、洪雅博苑等十余家知名幼儿园建立战略联动。

(6)与知名培训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和生源推荐互动。目前与徐氏培训、名师名校、博森教育、恒大教育等近二十家知名培训机构建立战略联动。

(7)学校成为眉山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何少衡校长为眉山市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委会理事长。

冠七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建校三年来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来自于我们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的追求!来自于冠七教育者高贵品格,崇高的精神,来自于我们先进理念!教育品质自信,来自于我们有脚踏实地的求是精神!来自于家长、社会对冠七品质的高度认可!

发展就是硬道理、口碑就是丰碑!建校三年我们点点突破、步步精彩、年年超越,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激活了冠城七中文化发展的因子,为冠城七中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提供了丰沃土壤和养分,为学校的文化创新、文化发展以及文化强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冠城七中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1、按层级需要学说规律:加强物质文化的保障,才能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教师宿舍、福利待遇、教师进修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2、中小学结合年段特点进行更精细化的校园环境文化的打造;分中小学、分段,构建主题教育文化,让环境文化的教育更有针对性。

3、校园绿化美化需统筹设计、全面打造。牙签树加人造绿墙校园绿化美化主要的提升点。

4、提升学生食堂的菜品质量,打造学校餐饮品牌,形成学校饮食文化。

行走在学校文化的打造之路上,冠七人将用炽热的情怀诠释教育的真谛,用至爱的温度润泽生命的成长,昂首阔步,昂扬向上。深化冠七的精神,充实文化的内涵、积聚文化的力量,增强文化的自信,提升文化的底蕴。坚定冠七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保持冠七人生命的活力,敢于创新、敢于超越、敢为人先,让文化滋养师生的生命成长,为成就百年名校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

                           

(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何少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