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心 厚泽生命——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培育

时间:2018-12-20      来源: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文化立心  厚泽生命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培育


一、我们的学校文化---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之至美底色与最灵动展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在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内蕴深广的学校文化体系,它与学校办学追求同步,以“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为出发点,具象而精准,涵盖着学校教育教学以及校园日常生活场景的每一细微之处,承载着智识的“生长”与人生的“成长”,形成了多维的发展路径,同时具备了“文化意义”层面的广度、深度与魅力!

“学校文化”是广泛而极具人文意味的概念,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学校文化脉络与学校的办学追求、培养目标、育人境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涵等高度一致,有着系统的、清晰的表达:

学校文化构建所依托的核心理念——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基于学校办学追求);

学校文化建设的崇高使命——培育“大气、争气、骨气”的具有中国灵魂与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基于学校培养目标与育人境界);

学校文化建设的美好愿景——唤醒生命内力,培养核心素养,奠基幸福人生(基于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文化建设秉承的价值观——全力实施生长教育,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成功的实力与生命的活力(基于学校教育思想与教育内涵)。

在此基础上,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多维的实践及发展路径,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班级文化、建筑文化、宣传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了蓬勃的张力与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们欣喜地看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完备的学校文化体系显现出了强大的文化自育功能,各种新的契机正在萌发,各种新的元素正在诞生,学科建设的优势发展与人文风景的不断展现相映生辉,互促共进,影响力巨大的教育能量场得以建立,优质的教育生态得以明朗呈现。

二、新时期学校文化体系建设的思辨

1、学校发展的新场景

当前,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面临着新的发展场景:温江区打造“宜学温江、卓越教育”的城市名片,名校林立,众强环伺,巨大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并存;学校即将经历品牌转型期,新生与阵痛,憧憬与隐忧,必须正视与客观面对;生长教育迈入一个新的“五年期”,如何提质升位、拓展平台,众心所望;冠城教育以“做教育先锋,育未来英才”为使命,以K12教育为中心,拓展早期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培训、国际教育,构建“五位一体”的全程教育体系——新的教育生态圈的形成,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2、学校文化体系的沉淀与梳理

环境文化——学校的建筑与品质,建筑折射出一所学校的集体审美趣味和价值倾向,有着特定的文化涵义。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作为一所高起点、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学校,校园建筑及布局呈现出简洁、凝练、大气的特点,现代与人文并重,励志而怡情,展现着朴素的教育情怀和高远的发展定位,其丰富的场景化、主题化呈现又不断丰富着学校德育文化的内涵。

理念文化----学校的价值与追求,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学校文化脉络与学校的办学追求、培养目标、育人境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涵已经在学校发展中形成。

制度文化——学校的行为与习惯,制度是一所学校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在此基础上,文化的凝聚力和自我培育能力方能形成,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拥有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食品安全等规章、制度,得到了师生与家长的一致认同与遵守,并成为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与气质,学校打造了适宜学生成长的广阔德育天地,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各学部德育工作注重内涵发展、体系化发展,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艺体活动月、青春梦想教育、励志成才教育、阳光学子评选等品质活动及良好、高效的家校交流机制成为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

课程文化----学校行囊与家当,课程文化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在推动我国新课改的重要动力。学校构建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助的“生长课程”体系,以激发生命活力、挖掘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自我创生为出发点,为学生搭建了个性生长和综合素养发展的平台。学校丰富的课程,让孩子们享受着求知的快乐,孩子们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成功的实力,具备了竞争的优势。

课堂文化 ——学校的土壤与境界,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美好教育愿景得以实现的基石,学校大力构建生长课堂,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生长课堂教学模式和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成效显著的“三分“教育模式,强化科研促教,构建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生长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了个性生长和综合素养发展的平台。

教师文化——学校的核心与灵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中的灵魂,是“理想的德育”的基础。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注重教师发展文化与教师团队文化的建设,形成了互爱和谐、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各类专业培训提升,丰富的职工社团活动,为全体教职员工提供了丰富的生命滋养,真情奉献教育、互助互益、共同进步的团队价值观得以确立,教师的文化自觉得以养成,教师的精神气质得以彰显。

班级文化——学校的场所与窗口,班级书香文化在学校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展现出一个学校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位。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阅读文化、写作文化在校园内得到了立体、全方位的呈现,从优质氛围的营造到阅读课程的建设,从文化的传承到新平台的拓展,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拥有了崭新的格局。

宣传文化——学校的品质的映射与传递,外显与文化的集中外显通道,承担着对学校文化品质、办学水平的映射、反馈及优化重构等重要使命。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度重视宣传文化的建设,强化“辐射力”与“影响力”,宣传工作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态势,及时、深入地展现了学校生长教育的建设成果与优质的现代教育品质,积极助力学校品牌提升。

三、新时期学校文化体系的培育与新使命、新方向

1、沉淀与梳理原有文化板块,做到对核心理念、使命、愿景及价值观的精准外显与专业化表达,继续传承与丰富底蕴厚重的七实文化。

2、着力打造新的文化板块与新媒体中心,并对原有文化板块进行细分与提升,形成层次丰富、品质卓异、表达有力的精品文化体系。

3、在重视教育浸润、文化凝聚等功能的基础上强化传递意识,聚力口碑营造,助力冠城教育品牌的塑造与提升,全景展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在生长教育新发展、冠城教育新格局、“宜学温江”大景下的前行风范与笃实力行、传承创新、人文发展的优质教育生态。

四、对学校文化体系发展路径的思考

学校的发展面临新场景,学校文化体系的建设必须在新的发展形势中迅速精准定位,在冠城教育“聚势赋能、创变未来”的新一轮发展浪潮中,把握“未来”动向,找准“先锋”突破口,学校文化体系的建设应体现差异化发展的特点。人文校园与最适宜师生发展的创新型教育生态仍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出发点,但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还应有更广泛的外延,如与社区文化教育生态的有效联结,如家校文化的真正特色崛起……一张张的闪亮的名片正在等待被制作、被分享、被传递,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也会让我们的学校文化拥有更广阔的生命的绿色与更加厚重的人文底蕴。

白马与野狼,风暴与玫瑰,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学校文化体系建设的推进均要具备强烈的“在场”意识、危机意识与积极的拓展意识!

传承有力,蓄势勃发,学校文化的积淀与创生需要时间的累积,但保持进击的姿态,就会拥有提升与突破的无限可能!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文化的世纪,让我们用文化的自觉,努力打造群星璀璨的学校文化,担当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的共同使命,文化立心,厚泽生命,让最好的文化,与最好的学校相遇,为中国少年立心,为中国学校立魂,为中华民族立魂。

向阳而生,向美而教!让我们携手同行,共迎广阔未来,共筑最美的教育!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许丽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