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铸魂”:开启新时代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立德树人”育人方式变革实践透视

时间:2021-08-24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立心铸魂”:开启新时代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立德树人”育人方式变革实践透视


教育科学论坛  张泽科


摘要:探寻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方式变革之路,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在“文化育人、文化强校”思想引领下,以精神文化融炼为核心,以环境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制度文化构建为保证,以行为文化的规范为重点,创建了“立心铸魂”文化体系,迸发了强劲的生命发展动能与创造活力。学校以先进文化统领课程建设,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高质量的课堂学习生活;通过“学校课程课堂化”,创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实践活动课程化”,营造有品质的学校生活,创造性建构了五大特色课程:以培养做人教育为核心的礼仪课程、以培养独立生活为核心的生活课程、以培养个性特长为核心的艺体课程、以活动实践体验为核心的活动课程、以增强学能素养为核心的学法课程。以学校文化引领课堂教学变革,创建了“立心铸魂”的“五环践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开启了课堂教学新境界,培养了学生学习力、创造力和精神生长力。以文化引领教师发展,唤醒内力、提升素养、激活潜能、梯队发展,培养了一支基本功扎实、专业素养丰厚、教育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关键词:立心铸魂特色课程五环践学教师力量


教育之于生命,莫过于塑造心灵、锤炼人格、开发潜力、锻造才能。终极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当致力于点燃心灵、点醒智慧、点亮人生,在“立心铸魂”中实现教育的立人价值和文明创生价值。这既是兑现教育本质的终极诉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方式变革的时代呼唤,更是提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水平的使命担当。


创生“立心铸魂”的学校文化


2015年建校以来,地处眉山市岷江新区的冠城七中实验学校(下称冠城七中),以文化育人、文化强校思想指导,全力探索“立德树人”的学校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


000


以精神文化融炼为核心,以环境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制度文化构建为保证,以行为文化的规范为重点,冠城七中在艰苦创业中创建形成了“立心铸魂”文化体系

秉承“为教育立心,为学生铸魂”教育初心和“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育人目标,致力于走名师引领之路、走内涵发展之路、走品牌营建之路,聚焦质量提升、特色创建、品质发展,创造了适宜学生发展的“有温度的教育”,积淀了持久发展的文化动力,以卓越的办学成绩、突出的办学特色、响亮的教育品牌,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同,筑起了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新高度。

●以“立心铸魂”精神文化,引航生命的诗与远方

立足全球化时代的中小学教育,怎样在价值观日趋多元的今天保持民族特色?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基于这两个教育时代难题的本质叩问,冠城七中遵循生命成长规律,顺应教改大势,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提出了“立心铸魂”学校文化主题。

这一主题注重结合国学精神、三苏文化、儒家思想,强调对学生“根”的滋养,着力铸造中国灵魂,培育精神生长力,并注重唤醒心智、开启潜能、培养个性,形成“崇尚才能、张扬个性、增强自信、追求成功”的校园主流文化价值观。

冠城七中把“立心铸魂”精神文化凝聚在“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和“厚德雅行,博学笃志”校训上,以“学生有特点、学校有活力、教育有特色”为教育内涵,坚持走小班化、精品化、个性化之路,创建“有温度的教育”的学校精神家园,以照亮生命前行的方向,唤醒生命向上的能量,优化生命行进的路径。

引导师生把精神文化融入学习生活和实践之中,化作导引激发生命的内生发展力量。冠城七中紧扣“立心铸魂”文化主题,瞄准“眉山领先、四川一流、全国知名、百年名校”发展目标,展开“九年三步走”战略:聚焦质量,內炼品质外塑形象,打造高品高质学校,增强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特色,做大做强小初教育,突出素质教育特色,增强发展的认同感和荣耀感;聚焦品牌,做精做优高中教育,实施品牌高中战略,增强成功的自豪感和归宿感。与此同时,学校描绘了“三三”教育发展愿景,即追求个体身心健康、追求品性高雅、追求全面发展;关注个体个性特长、关注个体阶段成长、关注个体终身发展;实现个体个性发展、个体差异发展、个体优势发展,以高境界、高追求、高品位的教育愿景,凝聚怀揣梦想的冠七团队,向着兑现生命素质完整而卓越的教育本真一路远征。

以精神引领、价值驱动、品质聚焦、团队聚力、宣传聚势五大动力培育,将文化的潜在生产力聚生释放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力量,冠城七中把“艰苦创业、砥砺拼搏、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学校精神,变成激扬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力量,注重培养“四种精神”树立“四个意识”,即培育创业精神,强化危机意识,激活学校文化的创造使命;培育主体精神,强化主动意识,激发师生生命情怀和文化自信;培育团队精神,强化整体意识,打造创新团队;培育卓越精神,强化质量意识,追求精致精品。力求将崇高的教育理想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转化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奋斗力量,转化为主动作为、敢为人先的创造力量。

紧紧抓住学校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践行“三观”:“教师第一,成就教师”的教师观、“学生为本,成功学生”的学生观、“五环践学,培养学能”的教学观。“在冠城七中,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在成就教师中实现学校的理想追求;在成就学生中造就学校卓越;在服务社会中积淀长久的学校文化动力。”冠城七中校长何少衡说。

●以严格与引导交融的管理文化,护航生命健行致远

冠城七中把管理制度作为办学思想转化为办学行为的保障,把“严格管理”“积极引导”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各项制度在内容上配套、在思想上协调、在价值导向上一致,做到规则有温度、管理有章法、推进有实效,实现教育引导人、培养发展人的育人目的。

确保管理高效运行,学校创建了“三五四”组织架构,即教学、学生、保障三线工作,教学、教育、招生、人事、后勤五大板块,信息技术、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心理健康四大中心。实施目标考核、任务驱动、奖惩激励三大机制;实行学科教学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治理机制和重点工作项目负责制,做到一人负责、团队协同、资源整合、工作高效。学校管理做到了架构精简高效,要求明确,流程清晰,形成了学校“事先有方案,过程有管控,落实有节点,事后有反思”和“设计到位、执行到位、管理到位”的管理风格。

●以融入日常生活的行为文化,提质师生文明素养

行为起始于形象。培育“教师儒雅,学生文雅,校园优雅”的学校形象,“品行高雅、特长突出、优势明显”的学子形象,“有爱心、有品位、有思想、有学识、有能力”的教师形象,冠城七中将师生行为文化培养融入常规教育和师生日常生活,注重内涵、着力品质、优化细节,开展“十项修行”“十项品质”“礼行我校、我形我塑”活动,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强化五个规范、训练五个习惯”,即规范礼义标准,养成讲究仪表的习惯;规范纪律要求,养成文明守纪的习惯;规范内务标准,养成认真做事、讲究卫生的习惯;规范两操锻炼,养成认真锻炼的习惯;规范课堂常规,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促进师生化行为于规范、化规范于无形,学生普遍形成了举止文雅、行为端庄的文明素养。

学校特色建筑


●以生态简约、卓然雅致的环境文化,润泽生命品质流芳

经过六年建设,冠城七中形成了现代气派、大气恢弘、错落有致、简约清爽的环境文化,并凸显四大特质:宏伟气派的标志性建筑国学馆,成为学校环境文化的焦点;以学生作品装点廊道、墙面,形成融入学生认知体验、精神情感和创新精神的环境文化,展现生动活泼、气质卓雅的学生形象;以个性化班级文化和独特的寝室文化,彰显生命的文化品质。

融入生活、陶冶情操、润泽生命。“博学成才”教学区、“拼搏奋进”运动区、“修身感恩”生活区,三区分离、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细节优化。敞开“7”字的造型大门、绿纹相间的下沉式操场……整个校园优雅灵动、活力迸发、情韵流淌,成为师生生命文化的涵养之地、生命潜能的激扬之地、生命个性的绽放之地、生命幸福的向往之地。

精心创建“立心铸魂”学校文化体系,冠城七中树立了文化自信,形成了文化自觉,激活了文化因子,迸发了强劲的生命发展动能与创造活力:生动活泼,有强大的感召力;根植于心,有强大的凝聚力;向阳而生,有强大的生命力,奠定了学校良性发展的高位势能。


丰盈生命素养生长的课程土壤


时光倒流一:酷炫舞台,魅力来袭。

2020年12月28日,冠城七中国学馆灯火璀璨。我是冠军?筑梦未来”元旦文艺汇演暨全校第六届学生才艺比赛盛大举行。在“崇尚才能、增强自信、张扬个性、追求成功”核心价值观导引下,自建校来,学校连年举办学生才艺大赛。

本届大赛次第推出相声、话剧、街舞、古筝、服装秀、竖笛、架子鼓、啦啦操、健美操、民族舞、快板儿、拉丁、钢琴、跆拳道等24个节目,参赛选手达300余人。


QQ截图20210824094016

让孩子站在舞台中央,舞动精彩人生。学校以课程为特色、活动为载体,为每位孩子创建互动、交流、学习、展示个性风采的平台,把才艺大赛变成学生增长才艺、提升素质的沃土。

时光倒流二:科技融入生活,创新放飞梦想

精彩的无人机表演开始了。操场上惊叹声此彼伏,一架架无人飞机轰鸣着从绿茵操场跃起,在湛蓝天空飞升、盘旋、骤降……引发一阵阵鼓掌叫好。

2021年4月12日,冠城七中第六届科技活动月圆满闭幕,全体师生共聚足球场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本届科技节历时一个月,以“让科技融入生活,让创新放飞梦想”为主题开展系列科技活动。


640.webp


科技活动月让孩子们迎来了又一个尽情发挥想象、动手实践创造的季节营造了“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提供了提高科学素养的空间与平台。同学们亲身体验“科技就在身边”,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奠定了用科学与智慧创造美好生活的素质基础。

冠城七中创办六年来,创建了“悦览轩”(师生阅读中心)、“悦陶坊”(陶艺展览中心)、“悦创园”(科创中心)、悦心阁(心理健康中心)、悦耕园(阳光农场)五大课程中心,建成了STEAM教室,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科创赛事,营造了良好的科创氛围,把科技种子种入每个学子的心田。走进冠城七中的科技活动课程,可谓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开展花卉种植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网上查阅、请教长辈、同学交流等方式,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及培育方法。一边种植一边写观察日记,在培植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乐趣。

走进智慧农业,体验领先科技,在一声声惊讶声中,同学们近距离体验智慧农业,对数字控制、植物工厂化生产等现代农业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

小牛顿科学课程以“从质疑中找寻真理,在验证中收获快乐”理念引领,兼顾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等四大领域核心原理,设计成趣味化、生活化、序列化的科学实验,同学们在观察、验证、比对、实践中,提升了观察力、专注力、自信力、动手力、组织力、表达力。

●聚力课程改革,创享“特色课程”和“课程名片”

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高质量的课堂学习生活;通过“学校课程课堂化”,创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成长;通过“实践活动课程化”,营造有品质的学校生活。学校创造性开发建构了五大特色课程:以培养做人教育为核心的礼仪课程、以培养独立生活为核心的生活课程、以培养个性特长为核心的艺体课程、以活动实践体验为核心的活动课程、以增强学能素养为核心的学法课程。

在特色课程深化发展过程中,学校创建了四张课程名片:1.经典诵读,陶冶情操。“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学生每学期诵读32篇以上经典篇目,以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启迪智慧,提高文明修养和文化底蕴。2.举一反三,启迪智慧。运用“举一反三”教材,每周增加2个课时,期末专项考试,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3.典范英语,走向世界。引进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的《典范英语》学习材料,让学生用英语“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 以启迪心智、润泽心灵。4.“3T课程” 提升素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设了古筝、拉丁、街舞、吉它、架子鼓、健美操、素描、小牛顿、机器人、专注力等21门科目课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丰富了课余生活,拓展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强健了体魄、开拓了思维、精进了才艺。

追求个体身心健康、品性高雅、全面发展,学校大力创设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长,实现个性发展:学生在参与武术、秧歌、腰鼓、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活动还童真童趣;在欣赏一百首名曲、一百幅名画、一百篇美文的“三百工程”中,与大师对话,陶冶情操;在国学、礼仪训练中,培养高雅气质;在陶艺、书法、剪纸、国画、舞蹈的学习展示中,提高艺术修养,实现差异发展。

●精准育人价值取向  描绘课程行进路线

“立心铸魂”核心主题引领下,冠城七中确立了“滋养生命成长,提升生命质量,拓展生命空间张扬生命个性”的课程思想,致力于创造适宜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课程。

学校提出了课程育人目标: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合作能力,提高思品修养、审美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课程育人目标,冠城七中形成了由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构成的学校课程体系。

基础性课程是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课程,与国家课程范围大体一致。主要涉及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学校自编了《学而优》《练而优》学科特色学习资料,通过课程内容与结构革新,采取改编或拓编形式,进行学科知识分层建构与横向整合;通过学习策略设计,结合学校“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实施,使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生成性”特点,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丰富性课程指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四类课程。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如武术、乒乓、排球、篮球、足球、体操等,同时培养学生顽强意志、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现已展开武术、形体、足球课程等研发实践。博知课程是助力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获取广泛知识的方法课程。如进行诗词鉴赏、名作欣赏、名胜古迹游、网页信息浏览,目前主要体现在“三百工程”研发实践上。怡情课程是注重艺术和休闲怡情、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通过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舞蹈表演等课程实施,教给学生有意义的休闲和怡养性情的方式,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目前主要展开陶艺、花博会、艺术节、科技节等课程的研发实践。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意志力的课程,如展开成功人士案例分析、挫折调适等,目前主要进行徒步励志行、名校研学、爱心助学、生涯规划、周闻天下等课程研发实践。

发展性课程指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创造力的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了要求,增加了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科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探究性。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加深学科知识深度,重视学科学术性、前沿性,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如学科知识竞赛辅导等课程。二是着重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如科技发明、学术小论文、创造技能培养、思维训练等,以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为主,目前主要在机器人课程、小牛顿课程、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等方面开展研发实践。

●推出五大课程措施   拓宽课程实施路径

着力个性培养、优势打造,学校推行“五大课程措施”。      

实行导师制,开启成长规划:坚持“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学校创建了学生成长发展中心,指导学生成长规划与发展设计;推行“人生导师制”,每位教师带领数名学生,从进校开始给予学习指导、成长关怀,导引每个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实行分层培养,落实分类指导:针对孩子个性特点,实行小班化教学,以适应每个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实行学习能力分层、分层过关、分类指导,吸引、关注、关怀每个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打造优势学科,形成学科优势:学校开设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为主的竞赛课程,开展学科培训与竞赛活动,培养优生群体,形成学生学习和学科竞争优势。

培养学能素养,提高学力质量:引导学生从“学习”走向“学养”,构建以“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技能、自主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品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能素养,提高学力质量。

培养学生特长,形成竞争优势:营造特长教育氛围,激发特长培养意识,以兴趣为基点,倡导并着力推进学生形成一至二项特长或专长,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突出个性特长和竞争优势的现代人。

与此同时,学校精心开展活动,丰富体验教育,让活动成为学校素养生长的肥沃土壤。

学校、年级、班级三级教育活动常态化,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精彩。

特色活动优化固化。学校形成了节庆活动(体育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花卉节、六一表彰节等)、拓展活动(徒步励志行、华东名校行、游学励志行等)、学科活动(数学超班、学科竞赛、小牛顿、机器人、陶艺等)、社团活动(文学社、创新社、篮球社、环保社等)等固化的重要活动载体。

营建有品质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如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文化节等成为了校园先进文化导向,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了文化体育艺术素养。


创造“五环践学”的课堂生活


2019年12月12日,眉山市“中小学‘五环践学’策略”成果推广会在冠城七中隆重举行,展开课堂观摩、专家点评、成果汇报等环节,来自全市教育同行近千人参会。

冠城七中符文耀、文茜、刘杰等8位老师的课例展示精彩纷呈:在自学质疑环节,学生主动自学,发现问题,提出困惑;在讨论领悟环节,老师梯度设问,激发探究兴趣,推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开展深度学习;在展示分享环节,学生大方得体、语言流畅、思维活跃、精彩生成;在检测巩固环节,学生学习的收获和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巩固;在评价提升环节,老师从知识的互通性和应用性上挖掘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学生收获更上一层楼。

四川师大教科院院长李松林如是点评:五个环节有机结合、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兴趣到探究地进行深度学习,回归学习本质、回归课堂的本真形态。

潜心关注课堂学态,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创造崭新的教学生活。冠城七中自建校以来,着力课堂改革,建构起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五环践学”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动因:让师生过一种新的课堂生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数年,但课堂教学生态仍存在突出问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机会,缺乏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能低下。

“怎样解决传统教学下学生学习效率低,不愿学和被动学的问题?怎样解决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滞后的问题?怎样创建新的抓手、载体和平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寻求学校发展的突破点和新生长点——课堂教学改革。”何少衡校长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历,提出了“五环践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何校长看来课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健全人格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聚焦学态。构建“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就是要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创立学生自主学习、践行学习的课堂,创造师生“共教共学共长”的教学新生活,提高师生生存质量,进而开辟出“学得开心,教得舒心,考得放心,获得倾心”的教学生活新境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达成“追求个体生命活力,追求个体做人成功,追求个体学业成功”的培养目标。

●建构“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开启课堂教学新境界

“五环践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五环”,指课堂教学五个环节:自学质疑,自学相关内容、提炼要点、质疑问难;讨论领悟,即疑难解析、知识梳理、领悟本质;展示分享,即展示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心得体会;检测巩固,进行知识积累、原理通透、迁移创新;评价提升,即进行知识拓展、归纳总结、个体帮扶。“践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自主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以学习知识为载体,发展学习力、创造力、精神力,使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教学主阵地落地生根。

——调整结构,催生“五环践学”


图片2

“五环践学”首先是调整课堂结构,即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讲——听”“灌——受”为主体结构的重构,使其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践学”“体验”为主体来组织教学结构与活动流程。

“五环践学”是一种走向“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践学”为主线,以自学质疑——讨论领悟——展示分享——检测巩固——评价提升为环节,既构成课堂结构的内容,又成为课堂运行的流程,同时也是一个“学程”。

“五环践学”追求的教学境界就是要实现“真正的学”,突出学的方法与策略建构,强调利用资源学、借用情势学、运用智慧学。让学生在学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提升完善,追求高层次的会学会创。

——“三力”共生,培养核心素养

“五环践学”的核心价值是培养“三力”,即学习力、创造力与精神力,构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由此,“五环践学”成为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知识是在“践学”过程中组织和转换的,情感态度是在“践学”过程中体验积累的;素质是在“践学”过程中逐渐“自养”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是在“践学”过程中逐步练就的;价值观念和德性素养是在“践学”过程中内化生长的。

怎样在“五环践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自学质疑环节,学生做到“安静”“专注”“瞄准问题,自学提炼,质疑问难”。重在促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专注学习的能力”。

讨论领悟环节,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参与辩论、发散聚合,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培养学会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分享环节通过轮值发言人精当展示,组员倾听并补充分析问题,展示良好的形象气质。通过教师点评、展示思路,学生获得启迪、分享受益,有效训练系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演说能力,培养领导意识和领袖能力。

检测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定时独立完成科学的命题检测,展开实验思辨、论点辨析,真实检验学习任务达标情况,提升学生活用知识、创新能力、收获成功的幸福感。

评价提升环节,体现学程点评、拓展深化,引导学生实践应用发展、拓展创造、提升价值责任、实践创新、社会参与能力。

“五环践学”从结构与流程上改变了旧的课堂学习方式,引发学生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状态的渐变,走向一种新的学习生活样式。通过真正的“践学”,科学地实践和体验学习,学习“策略性”“承载性”被高度重视。通过营造氛围、明晰目标、指导学法、兑现行为等手段达到践行学习的目的,以求懂得学习、领悟学习、驾驭学习、强大学习的本领,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发展。

●学习型小组建设,护航“五环践学”

“五环践学”强调通过学习型小组建设,助力学生发展学习力、创造力,丰厚人文素养,树立科学精神,勇于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冠城七中把学习型小组作为推进“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的支撑载体,旨在人人有机会、人人乐参与、人人能履职、人人能互动,在合作探究中得到锻炼发展。

这是因为,在“五环践学”课堂中,要求学习型小组每位成员专注倾听、准确记录、简要阐述;要求轮值组长有效调控小组安静自学,积极讨论,有效展示;要求中心发言人思维清晰、语言流畅,能准确精当地展示小组思维成果并成功分享。学习型小组能让每个组员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能为小组荣誉而参与、协同、共进,逐步学会参与、协同、珍惜等优良品质,并促进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形成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培养知识应用的创新能量、履行责任担当的团队精神。

培育班级“学习型小组”,冠城七中的做法是:通过改革培训、实践体验、典型示范,引导学生认识原本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观念与习惯转变重构。明确建组原则,催生课堂互动:遵循组内成员异质异层、组间同质同层原则,通过组约共议、自律自守,轮值角色、职能循环,组内对话、组间竞争,平等尊重、互助共进,自评他评结合、奖优扶劣,促进小组“自建设”。还给学生学习的时空,学生每周返校首节晚自习进行“小组反思”,营造自主教育、内部修炼、自我完善的“生态”。

“五环践学”营造了崭新的课堂生活:为学生个体和小组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提供了策略保障和技术支持。带来了学习组织结构变化,“逼”着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变革教学方式。学校课堂面貌、学生学态和课堂体验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层次学生素质、才干、学业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普遍增强了学习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发展了个性特长。2018年以来,学校连续三年中考多项指标居眉山市第一,学生在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6000多人次。2019年3月,“五环践学”教学改革成果获眉山第五届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壮大教育变革的教师力量


2020年12月22日,冠城七中第六届教育研讨会闭幕式在国学馆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历时两个多月,展示了各级各类优质课四十余节,举办各项技能比赛十余场、学科素养专题报告五场,参与学校六十多所、人数突破千余人。


图片3

在一段精彩的VCR展示中,研讨会各项活动一一浮现眼前:名师骨干教师课堂示范引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眉州名师学科研讨,同课竞技、求同存异;联合教研、思想碰撞,互学协同、共进远航;主题教育演绎教育智慧,展示教师魅力。

本次研讨会构筑了教师教研互动、交流分享平台,搭建了教师展示自我、学习提升的阶梯。

学校持续高位发展的根本支撑力量是一支优秀教师团队冠城七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确立了“教师第一、培育名师、成就教师”的人才理念,将教师发展放在首位,致力于走名师引领之路。6年发展,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300人,其中正高级、特级和省优教师23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87人

老师们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赤诚的情怀和精湛的技艺,优质高效地践行了“为教育立心,为学生铸魂”的初心。

●顶层谋划,勾勒教师发展蓝图

6年前学校初创,多数老师都是新教师,随着办学规模扩大,教师发展到260多人,但队伍结构偏年轻,教育视野相对狭窄、学术能力较弱,学科经验、学科品质等重要的学科素养亟待提升。特别是学校骨干名优教师偏少,教师队伍缺乏“龙头”引领。

学校适时制定了教师发展战略:优势统整,以内涵发展、自主提高为出发点,统整个体潜力,激发群体活力,形成群体优势和发展品质;外引内联,搭建研修平台,实现借势发展;顶层谋划,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研究为主线,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多维立体推进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学校勾勒了一幅令人心动的教师发展蓝图:唤醒内力、提升素养、激活潜能、梯队发展,培养一支基本功扎实、专业素养丰厚、教育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文化领航,激活个体自主发展潜能

学校从“文化领航、制度统筹”着手,打造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校级名师、班主任、管理团队五支队伍。

弘扬“为教育立心,为学生铸魂”教育文化,优化师德师风,厚植教育情怀;关心每类教师群体成长,重视每个人作用发挥,让“教者乐业,教者善道,教者仁心”成为师者的基本操守和职业底线,达成“学校兴衰,人人有责;自主发展,勇于奉献;同心协力,共创辉煌”的全员诉求。

学校根据教师群体发展目标,结合学科特点与个人优势,助力教师构建、落实专业发展规划,在发挥个体潜能基础上统整群体优势,激发群体活力。树立“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的人本管理理念和“自我超越”发展理念,建立完善促进教师自我超越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使每个教师都能从现代教育意识、职业品质、学科素养、教研能力、教学水平、教育实绩等方面客观评价自己,明确方向,内生活力。

激活发展潜能,培育研修文化,学校推出系列措施

鼓励自主研修,设立“教师阅览室”“教师书吧”,每学年开展“读书月”“阅读分享”活动,推动全校教师把阅读变成一种职业生活方式。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教育故事、典型课例,鼓励教师赛课献课、举办专题讲座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大赛等活动。

促进“同伴互助”,建立学科名师工作室,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教学、科研、德育等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

以教育科研引动专业成长,推进区市省级课题研究,展开省级重点课题K12的学科融合型研学课程建设研究”“全童入队现实下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如何树立研究,市级课题中小学五环践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构建“学习型备课组”,聚焦课堂,关注细节,营造活力。促动备课“更新升级”,优化备课流程,建立分担共享制,着力研究教学“初源性问题”,深研细小问题、过程问题、操作问题。开发整合教师个性资源,形成问题共商、思维共振、资源共创、信息共享、智慧共增、能力共进的集合效应,增值课堂教学改革。

将教学、教研、科研融为一体,丰富教研活动。教研组、年级组、管理部门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优化教学行为、推进课堂改革研究活动。积极申办市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竞争中磨砺、在磨砺中快速成长,确保各学科不断推出“名优教师”。促进校本研发,备课组编写的《学而优》《练而优》覆盖所有学科,《礼仪》《经典诵读》《漫思》教程彰显学科特色,学校出版了“追寻有温度的教育”系列书籍《足迹》《践学》《故事》《行走的教师》等,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迅速提升

培育“团队共生”的学校文化。践行“用文化凝聚人心,让师生站在舞台正中央”的思想,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定期举办“冠七讲坛”“冠七朗读者”,开展教师拓展、教师节庆祝、教师读书、才艺展演等活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研究课争着上,汇报课集体上,展示课乐意上。学校教育研讨年会成为学校特色和传统,2018年冠城七中教育研讨年会办成了眉山市教育研讨会,英语、班队会都由市教育局向全市发文,每年到冠城七中学习交流的眉山教师多达数千人次。

●制度统筹,优化团队成长机制

1.整合资源,建立梯队培养机制

分层次“提要求、立目标”,细化考核项目和标准,建立各级骨干教师业务档案,形成梯队发展机制。

“师徒结对”助力青年教师提速发展,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每学期举办“专业成长、促进发展、规划未来”青年教师主题沙龙。以动态管理和目标考核,促进骨干教师发挥教改实践、校本研修的引领作用,促进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展示自我,不断提高发展力和影响力。以校级名师评选、培养与奖励制度,促进名师在示范课、讲座、课题研究、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发挥辐射效应,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实施班主任队伍“五个一工程”:组建一支精干团队,搭建一个研讨平台,树好一批学习典型,形成一种管理理念,突出一种管理特色,激发专业发展内驱力;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励班主任向学者型、专家型班主任方向发展,提升班主任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

推动管理团队实现两个突破:优化层级管理,增强校长领导力和统筹力、分管副校长规划力和创新力、职能部门负责人执行力和管理力;拓展提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发展力、学术力和管理力。调整优化学校组织结构功能,提升干部领导力,形成“一级组织”(校长、课改领导小组)“论道”——“二级组织”(分包干部、处室服务部门)“行道”——“三级组织”(年级组、教研组及备课组)“化道”——“四级组织”(教师、班级、学习型小组、学生个体)“显道”的统一整体。实施“赢在中层”战略,全力打造中层干部队伍,实现干部梯队化建设。培养了一支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集团每年对冠城七校长和班子民主测评满意度分别达99%和95%以上。

2.项目推进,建设分项发展机制

实施“以赛代培”工程,每学年分层开展青年教师赛课、骨干教师研究课、校级名师示范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一次献(赛)课。加大过关课、示范课、研究课等“三课”打造力度和课例研究、成果推广力度。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建立“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负责课堂“望闻问切”。各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管理部门开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活动,形成专题研究制度。“学习型小组建设、管理与激励方略”“课堂自学、互学、共学的效度与信度研究”“‘五环践学模式’在不同课型的变式结构”等专题研究,整合推进了改革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冠七教师形象工程”。挖掘教师闪光点,实施“拿业绩说话,用优秀证明”教师形象工程,在学生心中树立优秀教师群体形象,用学生及家长口碑激发教师的成就愿望。让“优秀教师亮出来”,让“每一位老师站到舞台正中央”。

3.制度保障,建立持续发展机制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学校聘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和校内名师,采取“一对一”“一对多”“一对教研组”“一对年级”“一对班级”“一对部门”等分片包干方式,对教师、年级组、教研组、班级、部门提供专业指导。

完善多元激励制度。建立完善教师激励任务驱动、考核评价、利益激励、内力造引、自研自创五机制。确保教师发展经费投入,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实现薪酬每两年一调。加大评优力度,对师德好、业绩突出、科研能力强、德育效果明显的教师进行单项奖励,形成“出现一个奖励一个,成熟一批奖励一批”的动态表彰机制,为学校改革增添推力与活力。消除体制差异,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发展环境,实现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医疗保险、进修评优等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

有力的专业助力和激励保障,实现了教师个体和团队能力释放和潜能发挥最大化,形成了一支特别有凝聚力、特别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探路育人方式变革的实践思辨


开创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方式变革新路,实际是中小学力行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并集中体现为学校教育的品质高度。这既是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与价值诉求,也是学校教育赢得现在与未来的治本之策。

冠城七中追求才能、个性、自信、成功的主流价值观,实则为深耕育人质量、铸造教育特色的学校教育品质酿造,从而创造了最适宜每个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在冠城七中,质量不仅体现为出色的学业成绩:连续三届中考领先眉山,小初高期末考试班班优秀、科科出彩,平均分、优生率、合格率均居全区前列,更体现为学生内蕴丰厚、阳光自信、活力四射的生命卓然状态,从而形成了小学领路、初中领跑、高中领航的办学格局。这也是这所学校拓荒6年从600多名学生发展到4500人的引动性魅力诠释。

事实上,筑起一所学校的品质高度,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厚植生长,离不开发展战略的深谋远虑,离不开课程教学的匠心独运,离不开内部运行的高效统筹,离不开素质卓越的队伍打造,而这一切在冠城七中都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建构践行。

精酿文化特质。学校精心构造“立心铸魂”文化体系,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物化于景、融化于情,全面统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形成文化觉醒与自觉践行的生命景观,化作个体和组织发展创造的导向性和激发性力量。

锚定办学目标。学校以强烈的顶层设计和目标意识、以善于系统思考的习惯、以学校发展的愿景,凝聚引航教职员工,开启“九年三步走”的壮美征程。

匠心统筹管理。于内,把学校看成一个系统整体,既重管更重理,统整学校管理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七要素,更核心聚焦管人理事,做到了队伍一盘棋、力量一股绳,充分发挥了个体潜能和团队凝聚力创造力。于外,推进学校与冠城集团的良性互动关系,获得了巨大的自主空间和专业助力,并主动融入当地教育大环境,嵌入难能可贵的改革创新引动性力量。

深耕课程教学。学校创新性构建起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潜能、释放个性的五大课程特色四张课程名片,打造了植根核心素养、激发课堂活力与创造力的“五环践学”教学模式,开启了课堂教学和课堂生活新境界。


图片4

综合考量成就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各种因素,核心不仅体现在校长先进的学校文化、本质的课程教学、高效的内部治理、卓越的教师队伍、生态的教育环境创新创造上,更系于校长广阔的教育情怀。“为教育立心,为生命铸魂,在老百姓身边创造值得选择托付的优质名校。”何少衡校长质朴厚重的内心倾吐,正是他深潜教育26年、一路创新卓为的情怀写照,也是成就其卓越的学校领导力、虔诚创造高品质教育的内生性力量。


(作者单位:《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