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文耀:主题班会中“五环践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时间:2021-08-20 来源:
主题班会中“五环践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 符文耀
目前,部分班主任或学科教师为实现学业成绩强化的目标,使主题班会成为提升学业成绩的一种辅助型课堂,导致主题班会部分失真;同时,由于我校班主任队伍年龄差距较大、思想观念差异化明显、个人管理风格独特、班主任集体教研空缺,导致部分主题班会开展效果差异较大。如何尽可能的规避上述差异、又能提升学业成绩呢?本文初步探索与思考如下:
一、“五环践学”教学模式下的主题班会应该是怎样?
一直以来主题班会被认为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主要以学生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之间认知有分歧的问题、集体中产生的影响较重大的个别与共性问题为主题发现点。
“五环践学”教学模式下的主题班会,首先应该以当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为背景,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与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为宗旨,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为目标,达到对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认知正确性、身心成长正能量、团结协作、拼搏精神等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实现教育应该“注重人的发展”的最新理念。
二、“五环践学”教学模式下的主题班会应需要微型性
主题班会从学生们入读小学以来大部分主题均具有相似度,例如:感恩教师、爱国教育、寒暑假经验分享、专注能力、青春期等,伴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提升与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变广,主题班会的部分内容与形式急需微型化。
将一堂40分钟的主题班会进行主题明确下的微型化处理并利用事件的关联性进行串联,让班会更具有体验性、感知力与效度,同时更富逻辑分析与思考能力的色彩。如主题班会“感恩教师”可以按如下方式取舍:①什么是感恩;②感恩的体现形式;③教师的国际国内起源;④教师的作用;⑤学习的目的;⑥教师的一生;⑦如果没有了教师会怎样?⑧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病;⑨我的下一步。将相关的微型化主题进行有效取舍与连接,主题班会的效果将更好。
三、“五环践学”教学模式下的主题班会应注重时效
从孩子成为学生以来,主题班会在开展过程中出现道理重叠而无新意、事件年代久远与当代部分提倡观念出现差异、部分班级(或校园)内外发生的事件在持续发酵过程中出现歧义等问题,因此,为了达到“五环践学”教学模式下班会课的落地效果,主题班会选材与开展的时效性尤为重要。
以2019年10月30日筑梦8班出现两个女孩子之间情绪化矛盾以至于引起1名女孩子玩失踪的不良事件为因素,2019年10月31日上午第二节课我们进行了一次及时的主题班会活动:①选用素材2019年11月“英国发现集装箱内有39个中国人”的实例引导孩子新的认识“眼见不一定为实”;②选用素材“何以一对80岁老夫妻”撰写案例明确学生之间最基本信任原则;③选用“2019年10月31日晚筑梦8班张琪晕倒事件+衡水中学高中作息时间表和学生视频”提升学生对体能锻炼的重要性;④选用“2019年11月17日筑梦8班罗慧予同学高烧坚持考试+2019年10月31日筑梦8班马一卓400米跑”实例使学生改变自我不足;⑤选用素材“校学生处+年级组等对本事件的看法”强化学生底线认知与不可触碰原则。
本次班会选用素材均来自于2019年、来自我们所能感知的事件,使得班级女孩子关系得以回暖,并为11月1日的竞赛注入团结的力量。
四、“五环践学”教学模式筹备主题班会需注重倾听
每一位班主任都是一名出色的学科教师,学科教学中比较注重知识的传达,但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习惯、成绩的差异有时会导致教师控制不住怒火。由于学科教师的职业特征,使得部分当班主任的学科教师多用“讲”而忽略了“听”。
耐心“听”能够更加明确的把握学生心理现状,耐心“听”能够更加合理的还原事件本真(降低个人感情色彩认识),耐心“听”能够使班主任更有机会发现主题班会课的切入点,耐心“听”能够让班主任更加有效分析素材的合理性;总之,“听”能够让班会课更落地更柔和。
如“2018年10月8日筑梦8班陈凯弘与杨知孟发生矛盾事件”经过约10名学生的表达,逐步还原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真相与问题最应解决的本真点;2018年10月11日进行主题为“如何促进他人不足并改善”的主题班会,获得了在2018年秋与陈同学相处良好的效果。
五、“五环践学”教学模式筹备主题班会需尊重差异
由于学生专注度、学习能力、作业习惯、家庭要求、先天等因素的差异化导致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化,这一点教师有深刻的认知。但作为班主任在面对身心发展快速变化的学生时,习惯性忽略作为学科教师的合理认知。不同学生因家庭教育差异、家长目标要求差异、外界影响差异导致身心成长明显差异化,若用统一要求或目标针对每一个学生,执行难度和其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如筑梦8班:杨知孟培养目标“锻炼身体+永保进取之心”;陈凯弘培养目标“情商第一+学业并重”;杜雨瞳培养目标“抗住压力+冲击第一”等,在我校总体目标下,差异化培养目标能够实现关注学生成才发展而不是单一的学业指标。
六、“五环践学”教学模式下的主题班会不应“急功近利”
主题班会直接关注“人的成才发展”,学生成才需要经历长期磨练、激发、提升过程,主题班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承载着关键性作用。“是孩子就注定会有不足、注定会犯错”,这是一个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普遍规律。主题班会课应该是持续性对学生不足、犯错的纠改优化过程。主题班会不应“急功近利”,“慢”教育,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作者系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教师, 该文于2020年8月获全国教师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