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勤:分享展示五彩梦想 焕发美术课堂活力
时间:2020-06-28 来源:
分享展示五彩梦想 焕发美术课堂活力
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 赵登勤
冠城七中实验学校创新实施的“五环践学”系统,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以践学为主线,既是构成课堂结构的内容,又是课堂运行的流程,同时也是一个“学程”。它是既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又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五环践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更好地实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其中的展示分享环节,为学生的“实践学”构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创新应用展示分享环节这个舞台,让美术教学插上五环践学的双翼,展现其特色与个性,回归课堂本然,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全新着力点。
一、课堂展示分享
课堂展示分享的目的是训练和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过程和结果。其形式应该根据课堂需要,不断丰富与变化。
教师展示分享。教师美术作品展示、课堂示范、巡回辅导,展现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让学生直观感受、体会美术学习的思路、过程和结果。如美术组褚力老师的公开课,就在课堂上展示了其完整的油画作品《黄昏》,对完全没有接触过油画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视觉和心灵的触动与震撼。
学生展示分享。可以是学习小组集体展示,以锻造协作能力、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也可以是个人单独展示,以提升其自信心,荣誉感。这是美术课堂常见的展示分享形式,如何利用这一形式有效培优辅差尤其重要。比如,在小学二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采用了一种带有激励性的循环展示分享模式,充分拉动了所有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过程展示。包含学生思维过程、练习过程、创意过程的展示分享。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营造同学间相互借鉴、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学习结果展示。包含解决问题的结果,课堂训练及作业的结果。以促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实效。比如在小学五年级的中国画《写意蔬果》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按既定参考范围,对其课堂作业进行自评,互评,充分锻炼其鉴赏、审美及表达能力。
名作展示分享。通过历代名画、名作品鉴、欣赏,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比如,课堂上师生一起分享罗中立《父亲》的创作历程和时代影响,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就非常明显。冠城七中实施的《三百工程——300幅名画》也是对美术教学名作展示分享的有力辅助。
二、校园展示分享
校园写生。校园写生课,在让学生认识自然,感知生命,发现美好的同时,也是其学习过程、自我心灵的一种展示与分享。展示给其他班级同学,展示给老师,展示给路人。冠城七中美术组每学期实施的《美丽冠七——校园写生课》,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深度实践。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悟美术的魅力、校园的美丽以及自然的生机。
校内展赛。鼓励、组织、辅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美术展览或比赛活动,以促进所学,锻炼实践能力,提升学习信心。学校每年一届的《精英之绘——冠城七中美术、书法、陶艺作品展》以及其他不定期的主题展览或比赛活动,都是展示与分享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平台,也是学生们展宽眼界,再现心灵的窗口。
新媒介展示:充分利用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空间等新媒介,承担完成美术教学中的展示分享环节,具有传播成本低、时效高、范围广、效果好的四大优势。学校陶艺课后,老师制作的精美微场景就是对陶艺教学的完美展示与分享。
三、家校互动分享
家校互动。联合学生家庭,共同展开一些创意性的主题美术活动及亲子课堂,也能很好地实现美术教学中的展示与分享。学校陶艺课,定期的亲子课堂,完美的展示与分享了学生艺术学习与成长的点点滴滴。
家庭作业。创新美术家庭作业,也是学生所学在其家长面前的最好展示与分享。寒假期间,美术组针对小学低段,统一安排了《团团圆圆画春节》主题绘画活动,有效地加深了美术教学的家校沟通。
四、校外展示分享
写生实践。不定期的校外写生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也很好地与社会、自然进行了展示与分享。
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与美术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体验美在心灵、行为、视觉上的结合与升华,展示分享学生最本真、最优秀的方方面面。冠城七中学生经常参与美术类社会公益实践,通过拍卖、捐赠其自创美术作品等活动,塑造其知恩、感恩、责任、付出的高尚品格。
展览比赛。组织、辅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各类专业的美术展览、比赛。使其在展览、比赛中学习和提升,同时实现与优秀者共享共进。学校美术教师先后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眉山市师生书画大赛等多项展览赛事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活动前的深入辅导,活动时的现场展示,活动后的颁奖激励,在充分营造学校美术学习氛围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学生个性心灵及学校精神文化的展示与分享。
五、结语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分享美是美术课堂的本然。美术课堂可能在教室,或者校园,或者自然,或者任何一个地方。展宽眼界,分享五彩梦想,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让美术课堂充满人文,让美术课堂充满人性,让美术课堂充满美好,是我们美术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创造的无限动力。
(作者系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教师,该文发表于《好家长》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