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美国教育之旅的印象

时间:2019-11-14      来源:教育事业部

美国教育之旅的印象

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  陈伟


2013年12月1日至17日,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中小学校长一行10人赴美国为期16天教育考察学习,我们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了4天的专题学习,考察了美国的纽约、波士顿、费城和华盛顿4个城市,参观考察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点军校、普林斯顿大学5所著名高校,参观考察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附属数理中学、纽约东区中学、纽约第58学校、纽约史岱文森高中4所中小学。通过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悟,亲身感受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与不一样的美国教育,带给我许多收获与启发。

一、美国给我留下的点滴感受

我们从成都出发坐20多个小时的飞机,飞越太平洋到达美国纽约的确,美国空气清新,天空蔚蓝;城市就是公园,公园就是城市;城市就是森林,森林就是城市。美国的城市既展示出现代国际大都会的气派,又流淌着原始生态文明的气息。无论是在商场、学校还是在公园、街道,都没有喧嚣与浮华,而是给人以整洁与安静之感。美国的城市交通看似拥挤,因为守规则而显得十分有序。在美国方面接待我们的王导给我们介绍了许多美国文化“故事”,其中两个现象让我感慨:一是在美国如果有一个小孩在街上被绊倒或者被车撞倒,任何美国人看见了都会主动去帮助或救护;二是中国一位访问学者在停车场停车时没有零钱,即或是陌生的美国人看见了都会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钱去支付。美国人给我的印象是亲切友善的,只要行路匆匆有目光对视,都会向你点头微笑或问候。所以,十几天的美国考察学习,让我没有异在他乡的怯生感觉。

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收获

在哥伦比亚大学,我们一共参加了6个专题学习:《美国基础教育概况及哥伦比亚大学》、《批判创新式思维与课程改革》、《教育领导力培养》、《教师评价与教师管理》、《项目式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如何管理美国的特级高中》。通过几天的专题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1、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发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与突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通过有意识地制定推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课程改革设计来改善学校,确保学生在全球经济中做好准备。课程设计十分强调三个问题:一是学生要学习什么?二是学生怎么学?三是怎样让学生以最佳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小学阶段更加强调的是阅读与写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他们认为决定学生学习质量与品质的不仅仅是知识、理解与应用的低层次思维,而需要分析、综合与评估的高层次思维。借鉴美国课程改革与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我们需要改什么?我认为:一是要由关注集体利益向关注个人利益的转变;二是要由整体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向个体学习教学方式的转变;三是要由死记硬背获得知识向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课程设计转变;四是要由独立教学向合作教学的课程文化转变。

2、美国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持策略

给我们主讲《教育领导力培养》的教授,曾经从事过美国地方教育官员后改做高校教授的,他多年的实践研究与总结,形成了识别与区分一个组织里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师并帮助走出职业发展瓶颈的策略。他研究认为:一个组织里有工具型认知者、社会型认知者和自主型认知者三种认知倾向特征的教师。工具型认知者以自我的兴趣、目的和具体需求为导向,做事时依赖于规则和所谓“正确”的方式,关心具体结果,其决策往往建立在自己将获得的东西的基础上;在这类人眼里,他人是促进或阻碍实现具体需求的推动者或障碍物,没有进行抽象思维或一般化的能力。社会型认知者以其他人(外部的权威)的期望、价值和观点为导向,依赖于外部权威、接受度(认可度)和附属关系;自我被一些“重要的其他人”的评价所定义,以内在的状态为导向,自我感到要对其他人负责,也要求他人对自己的感受负责,认为批评和冲突会危害自我。自主型认知者以自我的价值(内在的自主性)为导向,自己会提出有关内在的价值观和标准的问题,也会做出相应的回应;通过内在的标准评估批评意见,最终关心自己的竞争力和表现;自我能够平衡相互冲突的感受,认为冲突不会撕裂内心,冲突能够提高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实现更大的组织层面的目标。基于不同倾向认知方式的教师应作不同职业发展规划和提供不同的支持策略。因此,美国教师职业发展的“建构—发展”理论,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在一个团队里,针对不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帮助设立不同发展目标,合理满足不同认知倾向教师的需要,创造不同教师发展空间。美国在教师培训方面,也值得我们借鉴:一是设计培训时考虑到教师的参与;二是围绕教师学习需求而设计;三是基于设定标准的培训;四是通过对教师差异化的督导支持。

3、美国从小学就有的项目制学习

在美国从小学就开始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制学习),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摆放几乎都是小组合作型,强调师生平等、互动,教师不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课堂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强调课堂的开放性与实践性。一是设计一些真实的具有参与性的情景活动,比如将学生自己照片剪去一部分,剩下的部分由学生自己画出来,让学生自由画,有不同的想法与观点,让学生随意发挥。二是设计主题式学习活动,比如选择一个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学生研究的成果的表现形式有画画、展板、装扮、展示等;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都有不同的选题,通过搜集信息、加工整理,表现与创造,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三是项目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开展过程研究,最后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如何将问题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链接,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与状态。借鉴美国的项目制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可以在基层学校落地生根,我们缺乏的不是操作技术层面问题,而是教育观的重塑问题。

4、美国学校教育的价值观

美国对学校的评估与中国最大的不同是不以升学率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标尺,他们认为学生升学与学校没有太大关系,学生申请去哪所大学深造是自己的选择,学校没法控制学生进哪所大学。所以,美国评估学校主要看毕业率、学生在大学里的成功。纽约州近年来评估学校的办法主要看学校学生进步情况、每类人群符合州里提出的要求,包括特殊教育学生、新移民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发展状况等。在美国,没有统一的大学招生考试(高考),各大学基本上都是自主招生。高中学生在高二结束时就可参加大学招生,直至第四年毕业。申请大学录取时,以最高的一次考试成绩为准,从而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但考试分数不能作为大学录取的唯一依据,学生平时参加的义工活动记录、平时在学校的各次考试和考核成绩记录、个人特长、校长和老师的推荐信等都成为录取的重要依据,甚至学生的父母、哥哥或姐姐曾在该大学毕业而推荐子女、弟妹入读都会成为录取的依据。总之,美国的大学录取会从各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水平,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显然,美国教育的“指挥棒”直接引导着基层学校的教育哲学与行为方式,美国中学校长和老师就不会“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了!这应是美国高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越来越好和本科教育质量高的主要原因。如果美国大学像我们中国这样“一考定终身”,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可能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景象了。

5、美国教授教学艺术管窥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专题学习时,教授们的专题讲座形式活泼,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大多都采用问题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方式,许多教学细节与情境值得咀嚼。

第一天上课时,教授发现一位学员恹恹欲睡的样子时,教授幽默提醒说:“这可以理解,我也经常出国,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吧。如果要想打瞌睡,就请吃糖。”于是,课堂上大家传递着教授事先准备好的糖罐子,真的吃起糖来了。

一位教授在上课之前说,课堂中途安排了抽奖活动,奖品是赠送自己写的专著,让学员把自己的姓名写在小纸条上,并装进袋子里。抽奖活动安排在课间休息之后的上课之前,并告诉大家如果抽到奖之后人不在,就自动放弃。

无独有偶,另一位教授在上课之前,有学员提议说,让一位会耍魔术的学员给大家耍一个魔术。这位教授听后说,让他在课间休息之后上课之前耍这个魔术。在课间休息之后上课之前,教授没忘记这个约定,让那位学员耍起了魔术。

一位教授讲到皮亚杰认知理论时,教授说:“请大家闭上眼睛,了解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请举手。”当讲完工具型、社会型、自主型三种认知方式后,教授又问:“思考一下,你是一个什么类型的认知方式?”思考完毕,教授并没有请学员作答。

一次课堂分组讨论,讨论的话题是:在实际工作情景中如何判断教师的不同认知方式,并提供职业发展的帮助?讨论之前,各位学员认真阅读材料,并独立思考。讨论按照学员出生月份分成三个小组,出生月份在1—4月为第一小组,出生月份在5—8月为第二小组,出生月份在9—12月的为第三小组,又将每组分成小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将讨论的意见写在一张贴在教室四周的纸上,每个小组一人汇报,其余可以补充。小组汇报后,教授没有点评,只有对汇报的频频肯定。小组汇报完毕,我们等待着教授给出答案与总结,但教授并没有给出统一的答案和总结。开放性的课堂将讨论引向了课外:究竟讨论材料里的三个个案是否是同一个校长的做法?给自主型认知方式的教师安排一个工会主席的角色是否恰当?课后,这些问题在学员之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由此反观中国式的培训,无疑与美国式培训形成鲜明的反差:美国式培训讲求从学习者需求的课程设计与培训过程的民主参与性。

三、参观美国著名大学的感想

我们参观考察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点军校、普林斯顿大学5所著名大学,其中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是美国常春藤盟校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校,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有着“21世纪课程”的美誉;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是全世界最好的师范教育之一,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校训为 “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哈佛大学在世界上享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声誉、财富和影响力,并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校训为 “真理”。麻省理工学院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培养了众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大学,是“世界理工大学之最”,校训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培养了众多的美国军事人才,其中有3700人成为将军,还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的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普林斯顿大学是一座别具特色的乡村都市,风景优美,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大学之一,爬满常春藤的哥特式校园,永不停歇地讲述着美丽心灵的故事,校训为“她因上帝的力量而繁荣”。

参观考察了美国著名大学,让我为之震撼与怦然心动的不仅仅是大学的校园建筑景观、优美环境,更是它的历史渊源、文化沉淀与博大精深的学问。凭参观的直观体验,更加强化了我已有的认知:“美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之所以中国学生留学美国趋之若鹜,就是希望破除教育的樊笼,获得精英教育实现高尚人生的目标。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精神。美国与中国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则相反;美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却与中国恰好相反。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扎实,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高;所以,中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世界上最完美的教育”。这一价值判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中国教育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虽然我们不能崇洋媚外,但也不能闭关自守地维持着既有的教育现实,需要吸取美国教育之精华,借他山之石完善中国教育。

四、考察美国中小学的思考

1、实用的美国中小学校园文化

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4所美国中小学,校园都不大,校门很小且不显眼,都没有宽阔的运动场,只有室内体育馆。办学规模相对于中国而言都不算大,最大规模有1600多个学生,最小规模只有500多个学生,班额也不大,一般每班不超过30人。教师没有统一的集体办公室,学科教室就是教师的办公室。学生是走班上课的,上什么课,就到什么科目教师的教室去。所以,每个老师都将自己教室的环境设计得极具特色,每个教室都有丰富的书籍和学习用具,摆放很多玩具和配合课堂的实物,学生都很喜欢来教室上课。教室内没有一排排的桌椅,而是一些小桌子围成各种形状的小组。我们考察的几所学校都是这样,不管教学楼走廊还是教室内都布置着各种各样的学生作品,一点没有像中国学校的豪华装修与精致装饰,在校园内看不到电子屏幕或标语口号。奇怪的是,几所学校接待我们的地方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学生餐厅。接待和引导我们参观的除了校长就是一些家长义工。校长对学校的介绍显得非常“随意”与简短,留下的时间就让大家提问,然后再分组到各个教室参观。总之,美国中小学校园文化给我的最深印象是实用性、情境性与教育性。

2、弹性的课程学习

美国的国家课程标准作为一般性教学指导文件,课程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但各州也都有各州的自定标准,甚至一些学校也有权制定自己的标准,特别是一些著名私立学校,但这些学校的标准往往都高于国家的课程标准。美国东部地区因为是教育文化发达的先进地区,所以这里的学校校长一般执行较高的课程标准,来安排自己学校的课程教学,以突显其学校的高水平教学质量。美国中小学很重视阅读和数学两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因为他们认为这两个学科是学生持续学习和思维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课程的多样化是美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美国的学校一般都实行“学分制”,行政班级结构是松散的。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一些必修课以外,允许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而且可供选择的科目有很多,每个科目的学习都会记入他的学分记录,甚至包括在球队打球、参加乐队或合唱团、参加义工或社会实践等。只要修够了毕业所需要的学分就能毕业。在学制年限上一般也没有特别的强调,如果修够年限不能毕业的,就要重修,直到达到毕业。纽约史岱文森高中华人校长张洁说:“中国教育对精英学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而美国恰好相反,在全民教育特别是保底教育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这句话值得我们很好地对接“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与美国相对弹性的教学实践相匹配的是美国相对灵活的“评价机制”,比如同一班的数学课,按照学生学习的差异分成A班、B班或C班进行差异化教学,并且B班或C班教学的师资配备更加重视。这充分说明美国的教育体系能充分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差异,而且允许每个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只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在他原有的能力和水平上有明显的进步。因此,纽约史岱文森高中校长张洁说:“美国教育是给学生机会与希望的教育”。

3、活跃的课堂氛围

美国的课堂是非常强调互动和学生参与,课堂氛围通常非常活跃。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引导者,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需要举手,不需要老师允许,甚至有的课堂学生的坐姿也是随意的。这种参与式、讨论式的课堂在美国学校普遍可见。由于在美国“考试压力”不是很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硬性灌输就非常少见,从而使很多学生在一些硬性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些欠缺。在课堂里,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式学习,讨论和探究问题,经常设置一些游戏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式学习。变学习内容为玩游戏方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这是美国中小学课堂的一个明显特点。我所感触最深的是美国学生的思维很有创意,非常自信,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是多角度的,有的甚至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老师总是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及时的表扬,而且不在学生讨论中作出评判,有些问题甚至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就是美国与中国课堂教学最大的差异。

短短十几天的考察学习,谈不上深入与深刻,只是对美国文化与教育有了一些直接或直觉的认知。美国和中国的教育,都是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都是由不同国情与文化决定的。两国有其不同的人口基数,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不同的经济实力,这是导致中美教育差异的直接原因。不一样的教育,造就不一样的国民。今天的美国为什么如此的“牛”?或许与其不一样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但完全地批评与否定我国的基础教育或完全照搬照抄美国的基础教育也是行不通的。

这次美国教育之旅,让我明白世界很大,人很渺小。一个人要学会始终以微笑来面对人生,以快乐来定义生活。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要内敛务实,因为这样才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一定要淡定豁达,因为这样才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无欲则刚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