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构建学习型教研组主题研修新样态

时间:2025-07-10      来源:

构建学习型教研组主题研修新样态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王  莉


为探索“五环践学”与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融合策略,借鉴“大单元教学”理念,语文组团队策划了四次研修主题为“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索‘五环践学’课堂”的进阶活动。

一、研修背景与意义

学校暑期培训期间,全体教师接受了“五环践学”的教学策略培训,具体来说,“五环践学”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讲—听”“灌—受”为主体结构的重构,使其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践学”“体验”为主体来组织教学结构与活动流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基于以上要求,我们团队通过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设计如何将大单元教学融入“五环践学”的主题研修活动,旨在探索借力“五环课堂”学习助推语文新课程理念落地的有效方法。

二、研修设计与实施

(一)价值导向:确定“大单元教学与‘五环践学’的融合”研修主题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通过将教学内容组织成大单元,可以更好地贯彻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原则,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独立自主。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大单元教学的组织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的内涵和特点,增强他们的学科意识和学科认同感。

4.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将教学内容组织成大单元,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教学重复和浪费。

(二)素养导向:制定“三维”研修目标

1.转变教学理念。为教师搭建主题研修平台,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运用“五环践学”的教与学方式,将其融入新课程教学变革之中,构建大单元教学行动计划,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指向核心素养培育,助推新课程理念落地。

2.提炼典型案例。在大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转转课、骨干示范课、五环赛课等课例研讨活动,构建融入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提高教师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能力,初步形成多课型的实践案例。

3.发展专业能力。通过融入“五环践学”的语文课堂实践、研讨和辐射,播下融“五环践学”于语文学科的育人种子,让五环课堂从形似神似到形神兼备,发展教师大单元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三)问题导向:构建“四式”研修路径

根据“三维”研修目标,设计理论和实践两个研修模块内容,以“学(理论学习)、练(设计演练)、研(案例研讨)、展(课例展示)”四种方式,解决“融语文大单元教学于‘五环践学’”的理念问题、实践问题、行动问题,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反思加深理论理解,进而再指导实践,促进研修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形成研修闭环,循环上升。

(四)效果导向:探索“五阶”研修模式

活动从2023年8月10日开始到2023年11月29日结束,历时近4个月,其中集中研修15天。笔者借鉴何少衡校长对“五环践学”的定义“自学质疑、讨论领悟、展示分享、检测巩固、评价提升”的五步学习法,设计了“任务驱动、理论学习、实践研讨、案例展示和反思提升”五个阶段研修活动,引领学员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与实践。

阶段一:任务驱动,引发学员理念冲突

该阶段设计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融合大单元教学于‘五环践学’”的驱动性问题,引发学员思考。何为大单元教学?什么是“五环践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有哪些优势?其他学科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可以借鉴哪些“五环践学”的学习方式等问题,驱动学员自主学习指定内容,以引发学员产生理念上的冲突、困惑和疑问,并梳理问题,带着问题参加后续的学习。

阶段二:知识建构,引领教学理念转变

该阶段的理论学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向“新课程理念”专题,研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指向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构想》等专题讲座。二是指向“五环践学”专题,认真领悟五环精神和内涵,研读学习《“五环践学”的实施策略》等专著。通过形式多样、系统全面的方式向学员渗透新课程理念和“五环践学”的相关理论,促成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从而重点关注和思考: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融大单元教学于“五环践学”的设计和实施中。

阶段三:实践研讨,形成教学研究成果

该阶段拓宽大单元教学在“五环践学”课堂中的思路,尝试多维度实践和研讨,合作探究,促进教学行为改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人人参与单元设计、课时设计、上课模拟等任务驱动,在指导师驱动性问题引导和覆盖全程的诊断性指导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设计与实践,并亲自体验实践、修正设计,形成结构化教学思考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

阶段四:案例展示,深化课堂教学变革

该阶段集中进行案例展示,即成果展示。一是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专题交流,如《大单元的思与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五环践学”导学单设计》《大单元教学在五环课堂的实践策略》等专题。二是课例展示。有11位教师的转转课课例展示,如《二单元导读课》《宇宙生命之谜》《竹节人》《夏天里的成长》等多个课例。通过大单元教学融入“五环践学”课堂的实践经验分享、课例展示、骨干示范课例展示等形式,进一步践行大单元教学融入“五环践学”的多样态研究,展现适宜、有效、共识、可借鉴的实践案例,助推课堂教学改进和变革持续深入。

阶段五:反思成果,辐射引领五环课堂的推进

该阶段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活动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通过五环课堂教学评价梳理课堂成效,关注学生在课堂外是否积极地合作探索,在课堂中是否灵动地分享输出、相互评价,同学间既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课堂依托五环,驱动课堂流程再造,课程重组,建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一是组员畅谈活动体会,深度反思活动后的改变,并提炼成小论文;二是共享大单元教学下的五环课堂资源包。期望通过反思和修改,为后续进一步探索“五环践学”课堂策略树立信心和奠定实践基础,从而引领学校语文学科五环课堂整体推进。

三、研修成效和创新

(一)从理论到实践,助推新课程理念落地

通过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能够深刻理解语文大单元导读与“五环践学”的有机融合,感受拥有及利用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快乐。

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语文教学独有的个人风格,人人都能上好“五环践学”课,并能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课堂。

(二)从单一到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导学案设计是“五环践学”重要的一个课堂载体。导学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前就解决,从基础上为高效课堂做准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主要是按专题编排,而大单元导读课,求同存异,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建立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灵活性都有很大帮助。

(三)从传统到特色,课堂教学样态更加丰富

在五环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全体师生是一种合作或协作的教学关系。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讲得少,在课堂上能看见更多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合作探究氛围浓厚。孩子们不仅能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展现出了优秀的整合能力、写作能力及创新思维。

通过近期的“五环践学”课堂研究,我们发现学生能带着期待和任务走进语文课堂,同时带着思考和收获走出课堂,“五环践学”驱动课堂流程再造,课程重组,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用力成长才有分量,奋力奔跑才能抵达,相信我们能在大单元融于“五环践学”的课堂探索路上走出精彩,树出品牌。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于2024年获得温江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