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学思结合 用创为本——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时间:2025-07-09      来源:

学思结合  用创为本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刘  庆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教师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这就导致学生习惯等待教师的讲解,习惯了笔记模式和问答思维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这样的阅读课堂,学生的阅读处于低层次水平,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难以实现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

二、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落实“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一是根据语篇的主题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中。二是多元化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不断交流与互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对语篇形成全面的了解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三是个性化评价:通过个性化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例分析

下面结合人教版Go for it 七年级上册 Unit6 Section B(2a-2c)Sports Star Eats Well 阅读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一)文本解读

本篇课文隶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生活与学习---饮食与健康”,其主题意义涉及谈论喜好和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能分辨健康与健康食品,引导学生健康饮食。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层次分明,但渗透其中的写作意图和所要传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深入挖掘。因此,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渗透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课前查阅运动明星一天的饮食情况,拓宽阅读途径,了解实际信息。同时,通过对比阅读《中国女排的一日三餐》,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解读文本,以达到培养其思维品质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所涉的饮食健康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对于食物词汇和辨认健康食物,不健康食物,也不陌生

2.可能的困难正确使用可数名词复数形式和不可数名词;恰当使用三人称单数描述他人的饮食习惯。

3.解决措施: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核心因素,基于此,以不同的形式(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多种任务引导学生使用目标句型进行健康饮食这一话题的探讨,并在这过程中拓展知识、提升健康饮食的理念,口头输出为写作做好铺垫,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功体验感。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健康(healthy)和不健康(unhealthy)食物;

2.能够正确运用like三人称单数和否定句,梳理运动明星Cindy的饮食习惯,增进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通过对比阅读,能够多维评价运动明星Cindy的饮食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

4.运用本课所学语言,能够谈论自己和同学/家人的饮食习惯,培养健康饮食意识,选择健康饮食。

(四)教学活动设计

1.学习理解类活动(Remembering and Understanding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新课标2022版)。本课例设计了以下四个学习理解类活动来初探语篇:

1)头脑风暴(Brainstorm)游戏,激活背景知识

教师呈现:食物的三种基本分类:vegetables,fruit,other food,让学生根据所给的食物导图(word map)站起来抢答食物词汇。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旨在唤醒学生知识储备中与本话题相关食物单词内容。

2)自由谈(Free talk),引入主题内容

Which food do you think is healthy/not healthy?

What other food do you think is healthy/unhealthy?

设计意图:输入新词为即将学习的目标内容做思想、情感和语言上的准备。

3)借用图片,合理预测内容

教师呈现:学校“健康饮食宣传周”邀请了一位女孩,让学生基于本文图片进行预测。Is she healthy?Why?

教师再呈现:This is an interview in the magazine. 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her if you are the reporter?

S1:What sports does she like?

S2:Whats her name?

S3:What food does she like?

设计意图:让学生基于创设的情境和图片提出期待了解的问题。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对话采访这一题材,聚焦主题、铺垫词汇;师生读前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激活了学生的语言储备;让学生逐步卷入,并在读前预测环节形成阅读期待,为读中环节作准备。

4)借助问题链和思维导图,理清文本逻辑结构

任务一:学生通过扫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脉络。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Interview的行文结构。

设计如下问题:

Q1  What’s her name? Who’s David?

Q2  What’s the interview about?

Q3  How many parts can the interview be divided into?

设计意图同学通过快速阅读初步解读文本,对文章体裁、文体特征、文本结构等进行初步分析,有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通过观察对话,让学生辨析文本中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身份,探究他们在对话中的角色分工。

任务二:通过寻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合文本内容。学生已经了解了该文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段总的介绍本文主旨大意:询问排球明星Cindy的饮食习惯;第二部分为采访的具体内容:针对Cindy饮食习惯的五个访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查找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任务,用思维导图梳理、概括Cindy的饮食习惯,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结构脉络,又能在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形成结构性新知。

2.应用实践类活动(Applying and Analyzing

本课例设计了以下两个应用实践类活动来深入语篇理解。

1)分析与判读

根据Cindy对一日三餐的回答,推断出文字背后的情感态度。由于作者通常会将写作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融入文字,教师引导学生透过表层文字,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将文本中隐含的写作意图挖掘出来,从而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设计问题如下:

Q1  Cindy likes ice-cream, but she doesn’t eat it.Why?

S1: Because she doesn’t want to be fat.

S2: Because ice-cream is not healthy food.

S3: Because she’s a sports star and she has to keep fit.

Q2  Does Cindy have healthy eating habits?Why?

S1: Yes,she does.She likes fruit for breakfast,salad for lunch,and chicken for dinner.They are healthy food.

S2: Yes,she does.She eats well.Cindy doesn’t eat unhealthy food,like hamburgers or ice-cream.

S5: No,she doesn’t.I think Cindy eats too little.It’s a good idea to have a little more.

设计意图学生首先独自描述,其次在小组内描述,最后在全班分享。学生交流信息,将所学的语言内化,并为目标4的达成作准备;同时通过Cindy对冰激凌的态度,学生习得饮食自律。

2)对比阅读

这个活动聚焦“a healthy and balanced diet”,教师截取了中国女排的一日三餐,对比Cindy的饮食习惯,引领学生分析和判断两者的异同,并再次思考:Do you still think Cindy eats well?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思考两者为何不同,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以此激发其探究意识和质疑精神,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渗透学习策略。

3.迁移创新类活动(Evaluating and Creating)

本课例设计了一个读后小组任务来升华语篇理解。

设计问题如下(二选一):

A.Work in groups to redesign(重新设计)Cindy’s meals to make sure she has a healthy and balanced diet.Then make a report.

B.Interview your group members about eating habits and then make a report.

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再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目标语言解决问题(为Cindy重新设计一份健康均衡的饮食单),或谈论自己和同学的一日三餐饮食习惯。学生合作过程能内化所学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健康饮食),升华情感体验(树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并能在实际生活中选择健康饮食),同时也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能力到素养转化的过程。另外,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多元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保持并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有效改变“碎片化学习”的现象。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一系列循环递进的学习活动,不断加深对主题意义的认识和对核心语言的内化。因此在利用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难度和学情灵活选择、组织与整合教学内容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2023年在成都市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