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辉:目标导向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

时间:2025-07-09      来源:

目标导向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孙  辉


一、对单元作业的反思

(一)分析英语新课标对单元作业的要求

英语单元教学是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英语学科逻辑体系建构的最小学科教学单元,单元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聚合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并能运用于真实场景之中。

单元作业作为“教-学-评”中的评价环节,要符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围绕锻炼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真实场景强化作业的层次性和趣味性。

(二)当前单元作业存在的问题

英语单元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没有很好地分解到单元作业目标中,没有很好地切合提高英语学科能力、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的要求。单元作业还是以机械化抄写,碎片化练习为主,没有实现作业之间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单元作业设计较为笼统和单一,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学情,无法将整个单元牵引在整体的单元教学目标之下,也让学生无法实现知识体系建构——知识应用迁移——知识能力实践的学习过程。

单元作业的评价也没有很好地完成利用评价促进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目的,无法通过作业评价优化教学方式和提升学习品质。

二、单元作业的原则及流程

(一)单元作业的原则

整体性与合理性:单元作业要基于教学和学习目标进行设计,既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又要完整覆盖所有目标,同时考虑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因素。

科学性与针对性:从学生的视角考虑答案的准确性,预估可能出现的合理答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特点设计相应学习水平的作业题目。

过程性与反馈性: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判断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缺失点与难点,进而对教学进行优化,并激励学生提高自己。

多样性与趣味性:根据作业的功能和目标,选择和设计不同的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要体现拓展性、开放性、实践性,指向真实问题解决,体现手脑结合。

层次性与差异性:要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采用分层分类设计或菜单式布置等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内容清单,指导不同的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二)单元作业的流程

1.确立本单元内容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理解教材,了解课程结构和内容要求,梳理出单元内部的内容、逻辑与架构,设计出整合的、关联的、发展的教学目标。

2.确立本单元作业目标

以本单元内容为基准,依照学生现有水平将单元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达到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目标。作业目标要体现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3.确立本单元作业内容

根据单元目标逐条设计作业内容,可以通过一项或多项作业实现本单元目标。通过作业清单,可以梳理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体现单元作业设计的关键要素。

三、单元作业设计实践

下面以新课标八年级下期Unit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为例,进行本单元作业设计实践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单元话题相关词汇、短语、句型;能够掌握动词不定式“to do”的用法;能够谈论做志愿活动如何表达感谢;通过分析词性和句子结构,准确地掌握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学会推荐自我和写感谢信感谢他人。

2.情感态度:围绕核心话题“volunteering”展开教学,重点在于主动提供帮助。在教学中渗透助人就是助己、助人收获快乐的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向别人提供帮助,争做一名志愿者,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热爱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3.文化意识:志愿行动文化。

4.学习策略:训练学生从不同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侧重训练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的技能和利用词性解读词汇意思的能力。

(二)教材解析

本单元主题为“援助与关爱”,话题为“志愿服务及慈善”,从编排上看1a-1c旨在呈现、学习不同的援助方式的英语表达,为词汇输入阶段;2a-2d活动通过听说练习此前所学的词汇表述,并在听说的过程中体会动词不定式和短语的用法;3a-3c活动通过阅读强化对单元主题内容及语言项目的理解;语法部分传递出三个层面的多样化内容,如“提供帮助及志愿服务”“相关短语动词的学习及运用”“动词不定式”。该部分的重点是学习用情态动词could表达建议,正确使用有关援助的表述、动词短语以及相关表达中的动词不定式。教学难点是动词不定式在英语句子中的成分与作用以及不同短语动词的含义与搭配。

(三)作业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包括重点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通过自我检测,及时查缺补漏,促进学生掌握、内化并准确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2.结合单元主题,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提升听懂单元主题相关绘画内容并提取主题、理解主要内容和主要情节发展的听力理解能力。结合Section A 2d的文章分层口语任务布置,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和表达输出语境,提高学生用英文进行相关话题讨论及复述,提升总结故事内容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4.通过看图写话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概括总结所学重点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5.结合单元主题,改编整合课本图片,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不定式和动词短语的掌握,通过分层任务让学生多元化、多维度思考故事结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主动帮助和关爱他人。

6.通过主题拓展性阅读,帮助学生提升应用恰当的阅读策略阅读文章、提取信息、解决问题、拓展知识的能力。

7.帮助学生提升运用所学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结合单元主题进行写作。

8.通过小组合作单元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单元作业样例

(一)基础类作业

基础类作业是复习、巩固单元知识点的主要作业类型。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注重知识掌握练习,将知识点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帮助学生记忆。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牢靠的学生,要注重知识的运用。

(二)拓展实践类作业

实践类作业要充分借助现代媒体手段,达到作业的开放性、实现巩固知识点、开拓知识面、提升综合素养的效果。实践类作业的设计需要考虑聚焦课程目标相关元素,确保作业方向、目的的正确性。

(三)作业的反思和评价

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作业进行反思,判断本次单元作业的难度、数量、范围是否适合。对学生作业汇总分析,也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本次单元作业设计是否达成了教学、学习目标,是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是否有重复、机械性作业。

五、对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的总结

(一)问题

1.单元作业设计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单元作业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要求教师对本单元和整本教材的内容有系统的想法、创意和一定程度的适应性,能够仔细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兴趣,以学生的特点为根本,并能提出相应的作业辅导方案,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2.学生在习惯了传统的机械性作业,例如抄写,听写,句法词汇题目等,对扩展性单元作业的经验不足,对本单元的目标和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理解不到位,再加上扩展性单元作业本身要求的开放性,一些同学还不太适应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他们在进行协作学习时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还是需要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适时的督促。

3.在单元作业评价过程中,虽然有资料收集和调查报告的分析评估,教师仍然难以量化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学生学业评价上也感觉不容易把握。

(二)反思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教师继续开展单元作业设计培训,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向学校内部的专家和校外的专家寻求专业引领。

2.继续开展单元设计研究活动,以更多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3.切实抓好单元作业实施效果的总结,不断对单元作业进行认真调查和诊断,及时归纳在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2024年获得成都市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