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赏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以2019年版外研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 1为例

时间:2024-08-09      来源: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2019年版外研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 1为例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樊赏萱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使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是实现英语课程标准关键要素。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新教材中的活动与思维品质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并建立思维品质分类模型,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材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参考,提升教师对思维品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以英语教材“思维品质”“活动设计”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我国对于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视角主要从单元整体教学及阅读教学中来体现思维品质,而具体研究通过教材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献较少。总体来讲,国内外在思维品质的研究中,研究者都认同思维品质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思维品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也针对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策略由于教材新,对于思维品质与新教材的结合研究较少,“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材活动及其分类

(一)教材活动定义

《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设计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思维品质定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18,2022)本课题采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与梅德明与王蔷(2018)关于思维品质的层次化的研究,即辨识与分类、分析与推断、概括与建构以及批判与创新具有认知的一致性,体现了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的学习过程。

(三)活动分类原则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并参照安德森和克拉斯沃尔创立的类级模型,根据教材活动的关键动词和具体活动内容,2019年版高中外研教材必修一Unit 1的活动进行不同目标层级分类,并将不同目标层级对应思维品质,构建教学活动-思维品质-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联系。为一线教师进行教材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增强教师对教材活动设计的理解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

三、教材活动与思维品质的对应关系

2019年版高中外研教材是国内重要的高中英语教材,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各单元的活动中,有明显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特征,这些特征贯穿在语篇内容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郭宝仙、章兼中(2017)强调,从英语学科特点和英语学科中思维的内涵出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并开展有效地教学,促进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协同发展。下面笔者将基于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并参照安德森和克拉斯沃尔创立的类级模型,根据教材活动的关键动词和具体活动内容,2019年版高中外研教材必修一Unit 1的活动进行不同目标层级分类作为样本,探讨如何构建教学活动-思维品质-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教学活动促进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协同发展。

四、单元活动和思维品质对应结果分析

从必修一Unit 1 的单元活动和教育目标对应表可以看出starting out和understanding ideas部分各项活动的教学目标主要为记忆,理解,集中在低阶思维;从Using language到最后的project部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占比明显逐步增加,并基本符合从低阶到高阶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这完全区别于2005版外研版高中教材高达70%活动都集中于记忆,理解知识的低阶思维的教学活动设计。

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要求一线教师要彻底从传统的知识型课堂向能力型课堂的转变,更多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前,需要明确活动和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的对应关系。根据活动思维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从低阶到高阶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有意识、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夏谷鸣,2017)。在课后,基于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的表现,老师对活动设计运用策略不断地进行评估——优化——实施,确保活动设计运用策略的优化切实有效。教学模式将得到较大优化,英语学科的课堂增效以及教师的职业境界都将得到提升。

学生和老师在持续的具有思维含量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兴趣以及课堂的投入程度将会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任务完成程度也会逐渐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将会被激发,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将得到协同发展(程晓堂,2018)。学生将具备的21世纪新技能,能更好地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挑战。

五、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Using Language部分的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该板块是对语言技能的综合学习和运用。通过进行语法、词汇及听说三个部分大量的语言课堂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发展学生的专业语言技能,并为他们在真实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Activity 2的具体内容为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ell the story with your own ending. See how many different basic sentence structures you can use.该部分需要学生运用已学基本句子结构创造性地描述可能的故事结尾,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结尾需要和前三张图片在逻辑上符合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创造。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图与图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多地进行基本句型的训练,老师可以给出一个开头,比如:You may start like this: One day, Richard was playing basketball in the empty classroom…这样就不会仅局限于简单地陈述故事的结尾,而是陈述了整个故事,在陈述完整故事的过程中,图与图之间的逻辑才能得到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将得到协同发展。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更具体的操作步骤,比如:Step 1  Observe Picture 1-3 carefully, describe the character, his experiences , his feelings and the setting in 1-3 sentences for each picture and make notes. Step 2  Discuss a possible ending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Use the story mountain to guide you) ;Step 3  Edit your writing and use as many different basic sentence structures as possible;Step 4 Tell your story to the class. 步骤1为学生指明看图片思考的具体方向,培养学生通过图片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步骤2让学生和组员通过借助故事山讨论故事可能的结尾,培养学生用故事山思考记叙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样的方式即为学生搭建了足够的语言脚手架,又为学生如何有逻辑地陈述故事结尾搭建了思维的脚手架,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协同发展。

(二)Developing ideas部分的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该板块为学生提供第二篇语篇阅读,从另一个角度深化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思维,文章以后有一项读写结合的活动用来检验学生之前的学习活动成果。Activity 4 的具体内容为Work in groups. Give a speech to the new students on their first day at high school.此处需要培养学生撰写演讲稿的能力,让学生清楚演讲稿的结构,演讲的目的,以及行文逻辑。老师可以先和学生构建演讲稿的框架结构,比如:Beginning-- Problems you may face(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Firstly, Secondly, Thirdly)--Ending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具体内容填充上,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分享演讲的时候让同学们注意如下问题When you listen to your peer’s speech, listen carefully. At the same time, please think about his/her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Are they reasonable/ practical/ true to you? If not, can you offer extra advice? If so, try to carry out the advice.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评价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进一步搭建脚手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Project部分的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该板块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和任务,每个项目活动都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相互合作、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该板块共分为 Investigate PlanCreatePresent四部分,都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该部分直接对应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创造,教师搭建足够支架为学生进行创造显得尤为重要。在Investigate部分,首先,老师需要让学生知道brochure的具体形式,之后提问学生If you are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High School to others, what else do you want other people to know? 先让学生思考熟悉的方面,比如:school age (history); school type; location; number of pupils; school time schedul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school facilities; curriculum (subjects); dress code (school uniform );after-school activities 激发学生对新高中的关注。其次,让学生观察其他学校的brochure,思考提取教材要求的其他6方面信息。最后,让学生在评价前面所提供的各方面之后,添加还想让他人了解的其他方面,比如:If you are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High School to others, what else do you want other people to know?通过这三步脚手架的搭建,Investigate部分的准备信息也会比较充分,有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plan和create。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会相互促进和发展。

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学科共同努力。外语学习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虽然部分教师对于如何利用新教材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依然处于摸索阶段2019年版外研高中英语教材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教材活动为载体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范式,可以极大地有助于改善在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一线英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教材活动设计,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更多更好地能够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活动,促进英语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在成都市2023年高中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