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艺静:“双减”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实践

时间:2024-08-09      来源:

“双减”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实践


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  苟艺静


四年级作为小学中段,一周的平均课时为7节,一学期,有效的教学时间为18周。语文书共有8个主题单元,涉及想象、提问、观察、抓故事的主要内容、写清楚一件事、批注、写信、复述等8个语文核心能力培养,同时,教师还需要落实八篇习作教学,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字水平、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足见四年级语文涵盖的内容丰富,学习任务艰巨。而“双减”背景下,该年级学期内不能设置各种形式检测,作业量以及时间也做了明确要求,由于时间局限、测评减少、作业量控制,其教学工作难度明显增大。

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是我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利用班级环创加大对语文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班级是学生在校待得最长的小环境,班级环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

(一)语文学科知识上墙

语文每个单元要听写的词语、易错的字词、语文要素以及背诵默写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精巧的装饰,按学生学习的进度进行语文角的呈现,通过字卡、词卡、学生抄写的句段和古诗粘贴在班级墙上,可以吸引学生去阅读、欣赏。久而久之,这部分通过视觉学习为主导的学生,也会因为知识点在眼前重复的次数增加,帮助他们学习、记忆。

(二)展示学生优秀的作品

傅玄在《太子少傅箴》写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那么学生的好字比赛获奖作品、全对的且书写好的作业、每单元评出的最棒的作文也可以通过展示,影响其他同学见贤思齐。

(三)出示语文活动计划及评价标准

唐代李节《饯潭州疏言禅师诣太原求藏经诗序》说到一些特别有深意的话:“抑能知其然,未知其所以然者也。吾请言之。”提醒我们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需要让学生知道语文活动的评价标准以及语文活动的安排,通过清晰了解各项活动的时间节点以及评价标准,学生才有时间按照标准进行准备。

二、营造适宜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班级共读一本书

每学期制定一个共读计划,落实到每日读书的最少篇目,以保障人人有书读,人人读好书。通过每周的阅读课,进行读书汇报。或朗读自己喜欢的篇目,或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当一本书读完以后,设计一次阅读小检测,或是抢答,或是写启发,让学生有一次阅读测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阅读情况。

(二)创设学生课外阅读分享平台

除了共读的书目,每学期给学生开具阅读书单,从《同步阅读》拓展到相关的课外优秀读物推荐,让喜爱阅读的孩子有机会,在跨年级阅读分享活动的时候大显身手,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三)设置阅读奖励体系

好的学习行为,通过适当的激励,也就渐渐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设定阅读奖励,如读完一本书,即可获得一张阅读贴纸,一学期能够读完五本以上的课外选读读物,就可以获得一枚阅读勋章,让爱读书的孩子得到肯定,给想读书的孩子一个机会,给还在犹豫读书的孩子一个刺激。

三、结合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在预习中落实批注、质疑

四年级语文书上册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批注,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提问。通过对整本书语文要素的学习和研讨,我们从第二单元学习开始,就要求学生在课文预习中进行批注,提出疑问。当学生养成了思考、批注的习惯,久而久之,预习的质量也就得到了保证。

(二)落实抓关键词理解问题

学生最开始学习读题抓关键词,需要效法老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把关键词用其他颜色进行标注,再通过找同类题型,让学生进行尝试圈画关键词,最终解决考试的时候不读错题,抓关键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作业中,养成摘抄的习惯

由于视觉学习型的学生,更多需要一眼可见的内容,进行引导。因此,更多的正确示范会对他们有更好的帮助。而摘抄好词好句,也是帮助他们积累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

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置学生的学习活动

(一)一课一练,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在大语文教育引导下,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讲授的内容以启发、引导为主,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导,最终练习的内容也应该和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一致。这样,对于触觉型的学生,他们只要专心听课,在随堂练习的时候,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年级上册,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在语文课上,老师的示弱,学生才会有机会锻炼。当然,诵读、释义、示范教导或是点评、表演这些有趣又有一点难度的环节交给学生来参与或是主导,他们的课堂专注度就会明显提升。

举例:本学期,我们在学习神话单元,以第一篇课文为例,教师示范讲解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二篇课文《精卫填海》中,我们就请学生来分析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尝试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进行作答,之后,经过老师鼓励和肯定,他们主动学习了本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还利用下课时间,自己制作道具、分配角色完成了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课本剧排练。最终,这个单元的朗读、作业质量较之前完成得更好。

(三)设置适宜的作业

触觉型学生由于他们的学习特点,动笔最容易让他们对知识点进行掌握,因此,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作业也是不同的。触觉型的学生有一些基础的字词抄写,以增加对字词的记忆。利用课堂时间,统一完成阅读题和作文,进行精讲精练,让学生在课堂中把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通过对我班学生学习类型排查,以及根据他们特点采取的教学策略,我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浓,参与性更强。


(作者系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教师,该文20221月获得四川省陶研会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