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莉: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4-08-09 来源: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眉山冠城实验学校 粟 莉
语文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必备技能。然而,传统的识字教学略显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情境化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情境化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依托图片情境驱动识字教学
依托图片情境驱动识字教学是颇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将视觉元素与词语学习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语。教师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选择生动有趣的图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识字教学成为一个愉悦的学习过程。此外,图片情境驱动的识字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细致观察,发现图片中的细节和特点,并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
例如,学生在学习《爬山虎的脚》的生字词以前,可以准备一幅以爬山虎为主角的图片。在图片中,爬山虎的脚掌、树叶上的雨滴、树干上的蚂蚁,这些图片情境能够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会在交流中接触到一些新的生字词,比如“虎”“均”“铺”等。教师可以通过指向图片中的不同部分,逐个介绍生字词的意思和读音。学生在直观地感受图片情境的同时,对生字词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和准确。
二、利用动画情境展开识字教学
动画作为视觉媒介,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故事情节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教学效果达到更佳。动画通常会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节设计,这些元素会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词语融入动画情节中,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教师可以选择描述动画中的场景和角色,让学生通过联想猜测词语的意思,从而提高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动画往往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递情感,这些情感元素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诗词、寓言等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动画片段,让学生在感受情感的同时学习识字,这样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促进学生对文学的喜爱。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汉字“采”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关于春天采花的动画片段。在动画中,可以展示一幅美丽的春日风景,花朵盛开,小女孩出门采花,鸟儿欢快地歌唱,场景温暖宜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花朵的名称,并将“采”字融入故事情节中。当小女轻轻摘下花瓣,小心翼翼地放入篮子里时,教师可以解释“采”字的意思,即采摘、摘取的意思。
三、角色扮演情境丰富识字教学
角色扮演情境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是富有创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特定角色中进行学习和表演,可以使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表演对话和情节来演绎词语的意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和掌握词语的含义。教师在设计角色扮演情境时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当的材料和任务,保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角色扮演情境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为识字教学提供良好的帮助。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文章中的生字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卖火柴的小女孩、过路的行人、小女孩的父亲等角色。通过这些角色的互动表演,学生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文章中的情感波动和人物性格,还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全方位地成长和锻炼。
四、生活化情境深化识字认识
生活化情境是将学习内容融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进而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应用对于学生的词汇学习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情境来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
首先,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通过课堂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例如,让学生找出家中电器上的标识和说明,或者在超市购物时注意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家中的各种场景中都能应用所学的词汇,从而加深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外出实地考察,利用社区环境进行识字教学。比如,带领学生走进超市、公园、图书馆等地方,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发现并记录不同场景下的文字。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情境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识字。例如,开展“我是导游”活动,学生扮演导游,向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旅游线路,期间不断运用课堂上学习的词汇。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一场户外拓展活动,在活动中设置识字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的词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五、游戏化情境丰富识字教学内涵
游戏化情境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将学习过程融入游戏的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为学生带来新鲜感和乐趣。教师可以创造积极、有趣和动感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增强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与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金木水火土”时,可以设计一款“五行大战”游戏,让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这五个字和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在游戏中,学生被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种元素:“金、木、水、火、土”。教师可以设定一系列与五行有关的挑战和任务,例如解释代表元素的特点、找出与之相关的词汇、描述与元素相应的自然现象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这些字的意义,还可以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化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通过依托图片、利用动画、角色扮演、生活化情境和游戏化情境等方式,教师可以使识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情境化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系眉山冠城实验学校教师,该文2023年7月在《三悦文摘·教育学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