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蓉:五环践学:教师从“隐身”到“引生”

时间:2024-08-09      来源:

五环践学:教师从“隐身”到“引生”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刘庭蓉


自从《2022版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基于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如春笋般出现。如果要问成都冠城实验学校研究的热点是什么,那就是“五环践学”课堂模式。何为“五环践学”课堂模式?“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学”为主体的课堂,是一个要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即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学习环节二:讨论领悟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学习环节四:检测巩固学习环节五:评价提升。我参与学习“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参与研究“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参与实践“五环践学”课堂模式,深深地悟出了“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的精髓,即“五环践学”课堂模式是教师从“隐身”到“引生”的课堂模式。“隐身”指教师在课堂上的隐退,学生占主体位置;“引生”指教师引领学生,教师占主导位置。为什么说“五环践学”课堂模式是教师从“隐身”到“引生”的课堂模式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与大家分享。

一、课内学习,教师从隐身引生

课堂上,我们从“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的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说起。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进行“自学”、进行“质疑”。此时的教师在哪里呢?教师已经隐身,而是学生站在了舞台的正中央。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自学、学生质疑,教师把时间和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了把学生引进门的作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此时无声胜有声,隐身是最完美的隐退。学生质疑之后,教师的身影出现,引导学生收集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此时的教师不再隐身,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环节二:讨论领悟】,可谓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然后,学习型小组发挥作用,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时的教师又隐身而退,学生站在舞台的正中央。学习型小组讨论结束后进入【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此时,学生继续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教师起到的是春风化雨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结束后进入到【学习环节四:检测巩固】,这个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也是学生本节课掌握知识点的反馈。那么,学生需要落实到行动上,而教师则暂时隐退、观察,等学生自测结束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学习环节五:评价提升】。就这样一引再引,环环相扣,践行“五环践学”课堂模式。教师的“隐身”与“引生”正是“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的真实体现。教师的“隐身”是为教育的“引生”而来的,正因为有了教师的“隐身”,才使教育完成了“引生”的使命,才使“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变得更加完美。

二、课外阅读,教师从隐身引生

“五环践学”课堂模式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其精髓还在于其对课外阅读的延伸指导。“五环践学”课堂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体现,是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而“五环践学”课堂模式恰好实现了“教”与“学”的变革,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学”为主体。“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坚持实施“自学质疑”过程,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预习能力,使得学生延伸到课外学习中去。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是隐身的,是不在学生身边的,而教师此时的“引生”作用是扎根于平时的“五环践学”课堂模式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课内的阅读方法已经迁移到课外,即课内的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学习环节五:评价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隐身”已经延伸到课外的“引生”。比如说,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核心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段落大意”,我教学首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采用“五环践学课堂模式”,从“我会自学”到“我会质疑”,教师从“隐身”到“引生”,教给学生“抓关键句”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正是教师的隐身体现。

三、作业设计,教师从“隐身”到“引生”

我们将学生的作业设计贯穿于“五环践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作业形成习惯化、兴趣化、能力化、基础化、实践化。我以小学生语文作业实操为例。

语文的识字与写字作业:打破机械抄写每一个需要掌握的生字的常规教学模式,依据“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的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学生会读会写的字,教师可以不教,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其质疑的问题,此时,教师是隐身的,等到梳理与探究的时间段,教师再“引生”,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字词。

语文的阅读与表达作业:打破常规的阅读题题量,依据“五环践学”中的【学习环节二:讨论领悟】,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有价值的阅读题,此时,教师由“隐身”到“引生”,提高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语文的快乐读书吧作业:依据“五环践学”中的【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并展示。此时,教师是隐身的,给足学生阅读时间,把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

语文园地作业:依据“五环践学”课堂模式中的【学习环节四:检测巩固】,构建大单元的学习任务群,将语文园地的作业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及时巩固消化。此时,教师是从“隐身”到“引生”,督促学生的作业落到实处。

习作与表达作业:依据“五环践学”课堂模式中的【学习环节五:评价提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习作与表达融入生活实践中去,体验生活,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性活动。此时,教师是从“隐身“引生”,依据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教师的“隐身”到“引生”,是“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的真实体现,是对“五环践学”课堂模式最完美的诠释。“五环践学”不仅仅体现在一节或几节完整的课堂中,还贯穿于学生的终生学习中。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将会处处见“五环践学”,处处用“五环践学”,处处赞“五环践学”。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