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一事 终成一就 || 眉山冠城实验学校“校长有约”第13期
时间:2023-12-07 来源:眉山冠城实验学校
专注力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品格。专注的概念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专注力?如何提升专注力水平?2023年11月29日,眉山冠城实验学校在国学馆悦览轩开展了“专注一事 终成一就”校长有约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由小学部周婷婷老师主持。
小学部牟群慧执行校长、学生处魏巍主任、教导处粟莉主任、学生处主任助理兼大队辅导员山崇凯老师、学生处主任助理梅艳红和三年级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师生围绕主题——“专注一事 终成一就”,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品格润泽童心,专注成就未来。首先,周婷婷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了24字品格教育之——专注小精灵。专注是一种能力,也就是专注力,指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能专心做一件事的能力。《心理学大辞典》将专注界定为注意的一种状态,指的是在固定的一段时间内,个体的思维、行动指向并集中在任务和活动上的状态。周婷婷老师丰富有趣的讲解,很快将同学们带入了活动中。瞧,他们听得多认真。
紧接着,周婷婷老师提问:“你知道自己的专注力是否达标吗?”同学们都好奇地望着周婷婷老师。周婷婷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专注测试表》,在现场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认真填写。通过自测,同学们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专注力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三年级的同学来说,老师如何让同学们明白学习、生活中做到专注的好处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体验去感受。周婷婷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游戏是:一分钟分组完成任务。她将同学们分成了6个小组,然后1、2小组写数字,3、4小组做俯卧撑,5、6小组无任务。
时间开始,秒针滴答滴答的响,1—4小组的同学认真完成,5、6小组的同学一开始还坐得端端正正,10秒过后就开始浮躁了。时间到,周婷婷老师开始询问同学们:“刚刚过去的一分钟,你都做了什么?”同学们积极发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唯有5、6小组的同学非常沮丧。有的同学说:“时间过得真快,感觉不够用。”有的同学说:“这一分钟太漫长了,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同学则说:“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就会无所事事,最后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一无所获。最后,同学总结到:“无论任务是什么,无论任务完成的多少,设定小目标,集中注意力去做,总归是有收获的。”
在周婷婷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还完成了游戏:心无旁骛、反口令、排除干扰看视频找错误。同学们一边体验,一边讨论,最后得出了如下一些启示:设定小目标,集中注意力,还要拒绝”小黑洞”,避免外界的干扰等,可以提高专注力。
有的老师反馈:“有的学生挺聪明的,就是比较马虎,粗心。”“有的学生总是坐不住,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抠抠那,小动作多,不能专心写。”“有的学生好管闲事,本来在做自己的事情,听到老师说话总要插一句,不能把注意力认真地放在自己的事情上。”没有了老师的监督,我们该如何做到专注?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畅所欲言,思维碰撞,很快就想出了很多小妙招。
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让在场的每一位领导都十分感动——同学们是那么的懂事、有爱、智慧与勇敢。牟群慧校长也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她的锦囊妙计,她说:“人的大脑发育有三个转折点:3岁、7岁、10岁。0—3岁——脑神经细胞不断增多;4—7岁——脑神经细胞“优胜劣汰”;8—10岁——细胞与细胞相互连接发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3岁、7岁、10岁这三个阶段至关重要。”通过今天的活动,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明白学习、生活中做到专注的重要性,并给同学提出了建议:1.首先设定“小目标”,坚持不懈。2.拒绝“小黑洞”,培养顽强的意志。3.保持浓厚的兴趣,个性发展。4.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简单安静。5.加强身体锻炼,强健体魄。6.在游戏中训练专注力,方法科学。
品格润童心,专注伴成长。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明白了:专心做每一件事是多么重要。在周婷婷老师的倡议下,同学们纷纷和专注小精灵约定:眼睛:注视老师同学的眼睛,表达尊重;耳朵:仔细听,用心记住别人说话的重点;身体:端正地坐好或站好;双手:自然放好,不做分心的事;嘴巴:闭上嘴巴,等待别人说完再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活动结束,同学们表演了儿歌朗诵《好习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决心。
专注品格是集中注意力、维持注意状态并避免外界刺激影响的一种能力,专注水平高的同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任务意识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如此才能在面对干扰时,努力调动各种感知觉及认知资源去完成目标任务。希望从今天开始,同学们都能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专注的好习惯,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