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发敏:古诗词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

时间:2023-09-27      来源:

古诗词教学中德育渗透有效路径


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  林发敏


诗词教学自身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意、深切体会情感,让学生受到较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和感染,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古诗动画视频”“经典咏流传”“百家讲坛”以及“名家解读”等;并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这样既能教给学生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良好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善于挖掘古诗词中的正能量,将德育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诗人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做人做事的认真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古诗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古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会心诵读得其韵——水到渠成式渗透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在教学中,通过声频泛读、教师领读、学生自读等方式使其读准诗词的声调和节奏、读出诗词的声韵、读出诗词的感情脉络,从而感受古诗词的节奏美、音律美、语言美。变作品的语言艺术为口头的艺术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迢迢牵牛星》教学时,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这样的浪漫不仅在内容,还有它“深深的话,浅浅”的语言之美。诗中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脉脉”这些叠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去感受诗中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让情感表达绵密曲折,深切感人,深切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的反复诵读,默默地引导学生爱上祖国灿烂的古文化,水到渠成式实现爱国教育。

二、发挥想象得其意——潜移默化式渗透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出古诗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学生在自我探究和赏析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从而提升自我的思想品质。而联想和想象是诗词学习中的重要形式,老师须借助视频、大量图片、音乐等对不在眼前的东西引导学生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

如以《寒食》为例,引导学生想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随后借助“阅读提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唐代制度,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由汉宫传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特别引人注意。这夜晚的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嗅觉感官,仿如身临其境一般。所谓:“行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在学习和生活中,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真正的古诗词学习是古今的融合,是古今思想的碰撞和超越。

三、巧抓诗眼促想象——抽丝剥茧式渗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光源。”古诗教学还须巧妙地抓住“诗眼”,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样才能准确地触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在《马诗》教学中,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又如古诗《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拥有善良、细腻的心的是最重要的,德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四、培养诗趣引共鸣——心灵相通式渗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绝妙的诗句是诗词作者内心情感的体现,课堂中先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创作风格等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比如学生查阅诗人李贺的生平了解到,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他的一生都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在古诗教学《十五夜望月》中,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引导学生收集关于“月”的诗歌,并进行了对比整合学习。讨论分享得出:月亮在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丽的。看到月亮,有许多美妙的感受、联想就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淡淡的月光,浓浓的情愫,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依旧恒悬于黑幕上,照在所有爱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就了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成就了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成就了一种安慰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种祝福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寄情于月,月亮,也就承载着人世间种种情思,如诗一样,悬挂在天空之上,悬挂在古人与我们之间,也悬挂在你我之间。之后更是结合《古诗中的节日》,又对古诗中的传统节日进行了对比整合阅读。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又为学生传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埋下种子,找到了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魂和根,是坚定我们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在《石灰吟》《竹石》组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学生不仅学到“托物言志”的方法,懂得了诗人们分别借石灰、岩竹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更是潜移默化教导了学生要有报效国家的志向,要做清白磊落、坚贞不屈的人,更要有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气节。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从小积淀强烈的爱国情感,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毕生心血。

总而言之,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古诗教学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孩子们从小奋发图强,立志成才,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德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系成都蓝港外国语学校教师,该文在成都市德育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