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班级管理为学生成长赋能
时间:2023-09-27 来源:
班级管理为学生成长赋能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王 莉
作为学校德育学科带头人,我长期奋斗在班主任工作的一线,常常思考,我学生时代喜欢的班主任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孩子们需要的班主任是什么样的?“时而严肃,常常平和,永远温暖”,这是我认为班主任该有的样子,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性格优势,理解接纳孩子的个性与特色,适时地教育孩子,对孩子充满期待,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如何才能打造一支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队伍呢?
华东师范大学李东胜教授在《深度开发班级的教育功能》一书中指出,班级发展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维持住秩序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管制型班级;第二层是开发自主活动,培养综合能力的自主型班级;第三层是关注生命个体,培育高尚人格的民主型班级。于是,努力构建第三层次的班集体成了我的班主任兵法。我所带的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核心任务: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赋能。于是,我的班级管理理念也由最初的“管住学生”,逐步发展成为:为学生的成长赋能。在班主任道路上一路跌跌撞撞,我也形成了我的带班方略,梳理出了“zhi”路径,赋能孩子的成长:
一、树立班级之“帜”
1.明确指导思想,为班级教育导航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手的每一个班,我都会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六大育人途径,明确指导思想及育人理念,以打造班级特色文化为抓手,和孩子们一起书写班级的故事。
目前,围绕学校“五自立人”的生长教育体系:德育注重自治,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美育注重自乐,劳育注重自力,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形成的班级育人理念是:为成长赋能,育时代新人。
2.进行精准的班情分析
工作以来,我都是中途接班,主要任务是带领孩子在高段完成他们的小学生活和学习。这是我执教的第十个班,接手之后,我迅速着手调查班级情况(包括班级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个体的身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期待),对学生进行了解,不仅如此,我还对孩子们的品行行为,以及家校沟通的情况,进行了数据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得知,这个班多数孩子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但是遇到困难喜欢逃避,不敢挑战,缺乏责任心,凝聚力不强。但是这个班有着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就是家长都非常配合老师的工作,便于我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打造班级特色文化
通过了解班级的发展诉求,我确定了本班的重点关注领域,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为班级命名。最终我们根据提议投票为本班命名为“四有”班。四有是指:
眼中有光——理想有高度
心里有爱——待人有温度
肩上有责——做事有尺度
脚下有力——学识有深度
“四有”也代表了新时代下理想崇高、正直善良、团结协作、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价值取向。
有了班名,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和孩子们共同打造了富有班级特色的文化。结合四班班名我们打造了四叶草为标志的班徽,设计了班级名片,形成了自己的班训——追光之程,相互照亮;在班级布置中,用富含“四叶草”的班徽元素和学生的个性化作品,装扮美丽的班级,让“四有”班印在孩子们的心里,爱上自己的班级,“四有”精神就像一面班级旗帜,引领着全体班级成员前进。
4.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基于班情调查的分析,结合班级特色文化,我对班级进行了总体规划,通过与科任老师的沟通,以及对家长的了解,我制定了带班方略设计路线图,让孩子们通过探索“四有”精神,践行“四有”精神,最终弘扬“四有”精神,来为自己的成长赋能。我还制定了班级目标和本期的主题班会计划:
长期目标——“五自立人”赋能生长,打造享受幸福成长的班级。
本期目标——在新班主任的带领下,积极适应高段学习与生活,探索“四有”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认同度。
中期目标——践行“四有”精神,创建积极和谐向上的班级。
这么一来,通过工作的层层推进,我们树立起了班级独特的旗帜——“四有”。
二、设计活动之“致”
班级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纽带。结合区域特色、学校活动和学生的需求,我创新设计了系列具备“四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1.主题班会活动:结合当下国家和社会需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需求,设计序列化具备“四有”特色的主题班会。
开学第一课确定主题为:《自定义的新学期》,新学期即将开启小学高段的学习,孩子们面临新换班主任的适应期,还有学习任务增加的压力,有些迷茫,放松的假期与规律的学习生活之间,产生了心理落差,部分孩子甚至产生了心理焦虑。所以,力求本次班会活动,帮助学生从假期活动中发掘伙伴和榜样的优点,产生认可,学会欣赏他人,汲取成长的能量,调整心理状态,学会正确认识挑战即成长,在新学期的开始定下目标,收获提升自己的自信,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新的开始。通过班会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将开学内心的焦虑感变为愉悦感。
接下来根据节日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如:教师节活动——《美好的童年遇到最美的您》,感恩教师,尊重教师;又如中秋节活动——《佳节与浓情》,了解传统文化,感知亲情与传承的意义;还有国庆主题——《厉害了我的国》,进行爱国主义和责任意识教育;以及元旦主题——《在新的一年遇到更好的我们》,用仪式感开启新年……
还有针对班级实情开展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如:由于班级作业质量和阅读习惯不佳而召开的《自律与自由》主题班会,班级中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和欣赏的《我有我的色彩》个性风采展示主题班会,以及《做好我自己》情绪管理教育,《“四有”原则助力人际交往》和谐交往引导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悦纳自己,接受他人。
2.读书活动:打造学校、班级、家庭阅读的生态圈,在书香的引领下,学生学会感恩,健康生活,从广博的知识书海中去感受班级“四有”文化的价值意义。
3.艺术活动:优雅的教室,童趣的作品,教室校园都留下孩子们的足迹。赋予生命色彩,给予成长见证。我们以“四叶草”和“四有精神”为主题布置教室,设计班徽,打造活动图标,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让班级文化充分渗透。
4.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根深叶茂,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我们扎根四川大地,编写自己家乡的文化记忆,更好地面向未来引领未来,我们拜访鱼凫古蜀文明,走进“四川十大名人”中的杨升庵,开展系列研学实践活动。
5.班本校本五育课程活动:“双减”背景下的自主管理探究,我们从班级“时间银行”的成立开始,用计时规范自己,专注地做事,自律地行事,展示自己的周末时光,晒出精彩。在学校银杏课程的引领下,我们感知探索银杏文化,学习银杏精神。认领小菜园,照顾小动物,食堂包饺子,寝室叠被子比赛,家庭美食展评,于劳动中体验感悟,修身树德。
6.家校共育活动:请家长走进校园,开展礼仪教育,护眼科普等个性化的家校共育活动,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爱心陪护爱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具备“四有”精神,发掘自己的潜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提高评价之“质”
从事班主任工作20年,我一直都是中途接班,这样的班级或多或少有些特殊,我始终坚信没有问题学生,只有问题行为,没有问题学生,只有遇到问题的学生。如果我们遇到的每个学生都很完美,那成长的价值意义何在?所以成长对他们来说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需要耐心地陪伴他们成长。在学生的管理评价上我这样做:
1.以可视化的管理模式促自律
班级制度可以规范引导学生的各种行为,根据年段的特点,我通过师生共立、生生共立、家校共立的方式,形成了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制度。首先以“有为”管理做引导,而后逐步实现“无为”治班,引导学生自主成长,为孩子赋能。
我们实施小班制管理,48个人8个小班,创设小班管理和评价机制,由八个小班长带领小班成员进行值周管理,做到生生均要参与班级管理。利用生活、清洁、学习、纪律、清洁五项检查管理制度及表格,每周由值周小班进行可视化的管理和评价,严格规范每一个班级成员的行为习惯。
2.以特色的班级评价机制促提升
设计“四有”班级奖券:为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我们实施了个人积分制度,通过五项检查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积分,利用积分进行每月一次的奖券拍卖,他们可以通过积分拍得和好朋友同桌的“换位券”,大假休息的“免作业券”,小组共享美味的“美食券”,还有让学生免于受罚的“免生气券”……这些奖券的获得与使用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律带来的自由与快乐。
小组积分每周排行激励学生合作成长。每周我们都有组内积分的结算,优秀的小组可以评比出“最佳小组”“进步小组”和“优秀小组长”。在各种激励评价中,创设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让每一位组员都能意识到身上的责任,自己不仅是自己,更是小组的一员,班级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的荣誉。
利用明确职责、榜样示范、师徒帮扶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服务,在服务中锻炼自主管理能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与提升。
我们通过探索、践行和弘扬“四有”精神,使孩子们成为了心怀梦想、团结协作、迎难而上的时代新人,努力培养自己“四有”的精神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各种荣誉,每一份荣誉都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以爱心和智慧,用春风化雨般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在陪伴中与学生共同生长,为每一个冠城学子的成长赋能!
(作者系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教师、冠城教育学科带头人,该文为作者在“第三届冠城教育学科带头人表彰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