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冠七少年成长课程之苏轼、苏辙的兄弟情

时间:2023-06-19      来源:眉山冠城实验学校

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6月12日下午,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宋元方向)硕士,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博馆员、《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策展人,《中国有三苏——三苏家风家教》(小学版)(初中版)作者翟晓楠老师为六年级的同学们上了一堂主题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家风家教课程,通过了解苏轼、苏辙兄弟的成长故事,一起领悟苏门的家风家教,感受其独特魅力。


1

一个家庭能出一个大文豪就已经了不起啦,而苏家出了三个大文豪,且占唐宋八大家三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翟晓楠老师从自述互评、师长评价、后辈视角、笔记形象四个方面,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旁征博引的文献材料,详细地讲述了苏轼、苏辙深厚的兄弟情谊,以及优良的家风家教。


2

苏轼《东坡志林》:“子由之达,盖自幼而然。方先君与吾笃好书画,每有所获,真以为乐。唯子由观之,漠然不甚经意。今日有先见,固宜也。”兄弟之情,深入骨髓,心有偏好自然而然。一个“达”字,已经是至高无上的评语,何况“子由之达,盖自幼而然”。


3

秦观《答傅彬老简》:“中书(苏轼)之道如日月星辰,经纬天地,有生之类皆知仰其高明;补阙(苏辙)则不然,其道如元气,行于混沌之中,万物由之而不知也。”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井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4

优良家风造就了勤奋读书、自信乐观、光明磊落、清廉正直、循理无私,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的苏轼和苏辙。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从苏门的家风家教中不仅感受了三苏家风的魅力所在,还认识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三苏的良好家风,时至今日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三苏家风闪耀着的文脉之光也将激励我们不忘来时路,指引我们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家风家教家训。